身披红斗篷在雪地里面策马奔腾,这段视频让贺娇龙很快就走红。不过贺娇龙却是一个非常看得清的人,虽然走红了,她并不想成为昙花一现,而想让自己一直都是一个网红,因此它会将品质和服务放在首位,将昭苏这个地方打造得更加完美,更加完善。
网红衍生出盈利模式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这些年也出现了一大批的网红,而在网红身上也出现了一大批的盈利模式,网红带货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网红他们本身有大量的粉丝,而且也有很多的话题,身上有非常多的流量,他们可以将这些流量和粉丝变现,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商业链,这些也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的一种现象,这也衍生出了一个新的新兴行业。
网红带货乱象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则对这个行业进行约束,这也导致了这个行业在兴起之后乱象迭生。很多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纷纷加入,在没有任何的约束之下,也成为了假货,不合格产品的滋生地。不可否认网红经济确实是为企业增加了盈利,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销售的渠道,尤其是在农产品这一块,对当地的农民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良商家瞄准了这个行业,将一些假货或者劣质产品通过这种方式销售给消费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有辛巴假燕窝事件,李佳琦的阳澄湖事件。
短片内容必须新颖,具有积极性
但是网红想要真正的走下去,紧靠颜值炒作或者是制造话题是仅仅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让观众感受到新颖,独树一帜,例如李子染这样的网红,他提供给观众的内容都是非常特别的,而且宣传的内容也是很积极,很符合大众的价值观,这样的网红才能一直保持热度,否则很容易昙花一现。
有一种美,叫新疆的美
我喜欢美女副县长贺娇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美女、网红副县长,更主要的是她美丽着遥远的昭苏县。
11月29日,新疆昭苏,白雪皑皑,贺娇龙身披斗篷,策马奔腾……如一剪寒梅,傲立于冰天雪地之间,尽得天地之精华;似昆仑美玉,落于天山深处,散发着淡淡华彩,策马扬鞭处,琼花翻舞。
这个视频,迅速刷屏。
贺娇龙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副县长,网友们纷纷称赞:“景美、人飒!已经在买票的路上了”“像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这怕是《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吧 ”……
天马故乡,牧歌昭苏。昭苏,被称为“中国天马之乡”。近年来,该县以雪资源和马资源为“王牌”,围绕“冰雪风光、冰雪体育、冰雪奇趣、冰雪民俗”等主题,主打特色冬季旅游品牌,发展“全时、全季、全域”的旅游新业态。
贺娇龙策马扬鞭的视频,就是为当地旅游项目做宣传。她优雅的形象、真诚地表达、良好的亲和力……让昭苏一夜蹿红。
其实,贺娇龙骑马爆红之前,就已经是很火的“头部主播”了:抖音账号“贺县长说昭苏”,粉丝超过51万,直播打赏收入超过100万,带动销售农副产品近1400万。
挣这么多钱,贺娇龙很发财吧?不!这些钱,她全部用于慰问和资助养老院、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以及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重病儿童等公益活动。
我敢说,如果不是贺娇龙,有不少人不知道昭苏。我喜欢贺娇龙有错吗?没错!昭苏人民喜欢她,全国的网友们都喜欢她。
近年来,已有多位女县长为家乡代言。
今年3月19日晚,山东省曹县县委副书记、长梁惠民出现在直播间里,为曹县汉服原产地的180多家头部企业“站台”。
“县长来了”“想和县长去逛街”“县长能穿一下汉服吗”……直播间瞬间充满了赞美之词,屏幕上不停弹出“拼单成功”的信息。
还是在今年3月,贵州长顺县副县长郑秋实,也通过线上销售方式,帮助老百姓销售鸡蛋。
这是“新官样”带来的新气象。
她们没有一本正经地照本宣科,没有咋咋呼呼,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不是坐着高级轿车,吃着山珍海味,出入前呼后拥,走马观花地看材料、听汇报、做指示,而是真正务实和与时俱进。
这些“网红县长”们,虽然没有旧“官样”,却有“人样”和“公仆样”,用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我喜欢,群众也喜欢。
就说贺娇龙副县长吧,她骑马并非作秀。她在昭苏工作超过20年,牧区路面条件不便驾车,骑马是她和同事们重要的交通方式。正因如此,她才能在马背上表现出“本色”。
贺娇龙“红”了昭苏,如今去昭苏牧区的旅游团,已经排到了元旦。
昨天中午,贺娇龙副县长回应广大网友:走红让她有些惶恐,她会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委托她做的“贺县长说昭苏”,让网络流量资源实实在在沉淀下来,成为助力昭苏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推动昭苏的农业、旅游产业、马产业发展……
互联网时代,官员运用网络开展工作,也反映了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贺娇龙“策马奔腾”启示我们,做一名与时俱进的“网红”干部,更能赢得民心、融入时代。?
新疆塔里木河两岸,游客泛舟赏景。无边无际的戈壁,瀚海沙漠与百万亩胡杨倒映水中,令人陶醉。王传生摄
新疆昭苏高原喀尔肯特湿地,蓑羽鹤漫步在湿地间。赖宇宁摄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游客在此休闲观光。近年来,博湖县深入实施全域 旅游 战略,将碧湖美景、民俗文化、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优质 旅游 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让当地群众共享生态 旅游 红利。年磊摄
位于新疆伊犁州的夏塔峡谷雪山高耸,森林茂密,被评为“世界级原生态 旅游 目的地”,每年有数万名游客前来赏景。秦杰摄
新疆昭苏县昭苏镇牧民正在草原上放牧。近年来,昭苏围绕“天马”特色资源,打造新疆最大的马文化及草原生态 旅游 胜地,推动经济 社会 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李文武摄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尽中国之美。没到新疆的人,会觉得这句话有些浮夸,而到过新疆的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才真正觉得这句话所言非虚。
新疆的美,大气中透着灵动。延绵千里的天山,巍峨耸立,覆盖其上的天山雪,又化为清泉,孕育着天山南北人。沉淀千万年的赛里木,默然不语,又蓝若美玉,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新疆的美,苍茫中透着恬静。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气节,令人钦佩;塔克拉玛干,“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苍凉,令人神往。
新疆的美,厚重中透着清新。晶莹剔透的天池水,犹如一个自学成才的设计师,山水树石草,无一处不贴切。色彩斑斓的五彩滩,仿佛上仙打翻了调色板,黑白黄绿紫,无一色不可人。
雪山、草原、戈壁、沙漠、湖水、峡谷……新疆的美,灿若繁星,不可胜数。而新疆最美的,还是这里的人。2500多万各族儿女,集聚一堂,和睦相处,美美与共。这样的美,最为可贵,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