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快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23:12:29
字号:

进一步加快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快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将启动远洋渔业三年攻坚行动,围绕全产业链打造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市目标,建设形成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同时,还配套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推进舟山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全力扶持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远洋自捕鱼输入口岸和主要出口水产品加工地区,也是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地。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市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至关重要。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介绍,三年攻坚行动确定了四大攻坚目标、五大主要任务,将创建全国远洋渔业发展示范引领区、巩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远洋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打造全国功能最完善的远洋海事服务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远洋渔业捕捞、物流、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产出达到600亿元。

从具体任务来看,我市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发展大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基地软硬件实力,加快推进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促进产业多元集聚发展,强化冷链物流功能;提升现代化远洋捕捞能力,巩固远洋渔业龙头大市地位,做强做精远洋渔业企业,加大渔船装备更新力度,规范远洋渔业行业管理;做大做强远洋水产品加工,扩大远洋水产品加工产能,提升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推动远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综合配套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远洋从业人员有效供给,加强远洋物资供给配送服务,提升远洋海上运输能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远洋渔业对外交流合作,推进远洋境外基地建设,扶持过洋性渔业合作等。

同时,《若干政策》明确,围绕远洋自捕鱼回运交易、远洋水产品加工拓展、做强做精捕捞船队、境外保障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予以鼓励支持。对远洋渔业企业从舟山口岸回运自捕鱼且在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平台交易的,给予回运奖励,其中,超低温金枪鱼每吨奖励600元,低温金枪鱼(大目、黄鳍、长鳍)、过洋性鱼类每吨奖励250元,鱿鱼每吨奖励120元,其他鱼类每吨奖励100元。重点鼓励我市鱿鱼加工能力提升,支持引进远洋鱿鱼精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落户我市,对引进远洋鱿鱼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含)以上且深加工比例 60%(含)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

另外还明确,企业新增大型拖网加工渔船、大型金枪鱼围网等高端先进渔船,经综合评价后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已纳入省级补助政策的不予重复补助;支持建立公海保障服务体系,鼓励远洋渔船配备资质船医,建设海上流动管理服务平台,延伸境外保障与服务,每年补助资金不超过1200万元;统筹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舟山远洋渔业人才培育,鼓励企业与专业院校通过定向委托等模式开展远洋渔业人才培训;对实施引领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发展项目予以重点鼓励支持,对新获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称号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亚太农都将带动聊城市农业结构调整,据悉,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中心打出的口号是建设“中国有机之都”, 亚太农都二期工程包括有机农产品研发中心,三期工程包括有机绿色农产品市场,它的建成必将引领有机食品的发展,在聊城市形成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带动聊城市农业发生飞跃。

亚太农都对于聊城市农业来说是个综合型的龙头企业,聊城不乏农业龙头企业,亚太农都将带领聊城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目标不断迈进,将促进聊城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作为聊城市农业产业综合型龙头,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它的带动作用,通过合作社到生产基地,再到农户,将最新的行业信息直接传达给每个农户。届时,聊城市的农业生产将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 为全面提升聊城农产品市场的设施水平和环境面貌,增强农产品市场整体服务功能,服务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聊城市民心工程、生态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聊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聊城区位和资源优势,聊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该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政府重点项目,是省政府从经济战略高度,扶持发展聊城农业发展的力作。建设聊城农副产品集散、周转、批发、储运等一体化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交易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需要,是聊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盈商贸惠及全市乃至全国农民菜篮子的重要举措。它对优化地方经济结构,安置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聊城毗邻冀、豫等农业大省,具有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铁路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优势、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北靠京津唐等发达工业地区,既有广阔的农产品资源腹地,又有需求能力极强的大市场,经济效益前景良好。在建设传统物流交易园区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在战略发展上将聊城物流交易中心定位在发展绿色有机产品上,提出了建设“艾科生态有机农业城”及不远的将来将聊城打造为华北“生态农业新城”、中国“有机农业之都”的科学规划。

由于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显著高于普通农产品,价格差约在2~10倍之间。在未来,随着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交易平台的建成,整个聊城的农业产业结构将会出现系统调整和产业换代升级,聊城农业将矗立于山东省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贸易等整个农业经济的最高端。 聊城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粮棉生产基地和江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交易农副产品量可达1500万吨,其中现货交易量1200万吨(占80%),电子交易量300万吨(占20%)。一期建成后,年现货交易量可达400万吨,其中蔬菜年交易240万吨、果品年交易80万吨、粮油年交易80万吨,三年后年交易收入可达到100亿元。预测到2015年,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实物交易和电子交易额可望达到280亿元人民币,能够提供工作岗位5万余个,可拉动相关产业链条500亿元的产值,对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和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孕育是有困难的,但是艾科人会坚实地走出每一步。在市场运营启动的首期将运用“大户点对点、散户面对面、以大户带小户、以老户带新户”的策略,来初步完成市场氛围的形成和聚集。第二阶段,会以“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本地带外地、外地反哺本地”的模式,来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在进一步的工作进程中,聊城艾科将配合聊城市委、市政府完成聊城市的“六个一工程”,即借助1个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各县、市区分别建设不少于1万亩的农业示范园,培育100个农业高科技企业及1000个农业合作社,培训10000名农业经纪人,将使农户的收入提高5至8倍,使100万农民直接受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0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