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0:39:33
字号:

    急性子在生长阶段病虫害较多,防治极为重要。在病虫害防治上,滥用农药、用药过量、农药施用方法错误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药用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性与规律,科学地施用农药,尽可能采取生物与农业防治措施。 

急性子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

    1、黑斑病 

    (1)症状

    黑斑病可使植株的叶、叶柄、嫩枝和花梗受到损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褐色至紫福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 

    (2)防治方法

    ①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②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

    ③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

    ④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白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2、福斑病 

    (1)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时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4毫米,初为褐色,后呈灰白色至灰福色,边缘褐色;潮湿时病斑两面生黑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

    ②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药,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发病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视病情喷1~2次。 

    3、白粉病 

    (1)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后整个叶片被白色粉状物覆盖,呈面粉状,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9月上旬以后,病斑长出小黑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嫩茎和叶柄也可受害。发生严重时叶片早枯,影响花及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2)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肥,保持田间通风受光。

    ②发生期每15天喷药1次,可选用喷洒25%粉锈宁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62.5%仙生6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喷2~3次。 

    4、地下害虫 

    (1)病症

    地下害虫是指危害期在土壤中生活的一类害虫,主要有缕站、螃蜡、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它们主要取食作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基、幼苗、嫩叶,影响作物的生长。 

    (2)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将鲜草切成小段,用50%锌硫磷乳油0.5千克拌成毒饵诱杀;或傍晚将浸了敌百虫药液的泡桐叶放在田间诱杀;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克,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麸皮5千克,于傍晚撒施:40%~50%乐果乳油100毫升兑水5千克拌50千克炒至糊香的饵料(麦麸、豆饼或玉米碎粒等),每隔2~3米创一个碗口大的坑,放一撮毒饵后覆土,每1/15公顷(1亩)用饵料1.5~2千克,安全间隔期为7~10天。 

    5、鼠害 

    鼠害是急性子栽培过程中的另一大危害。对鼠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灭鼠的方法可以采用生物灭鼠、器械灭鼠、化学药物灭鼠。化学药物灭鼠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捕鼠手段,它具有使用方便、迅速彻底等优点,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较少,适合大面积灭鼠之用。化学药物灭鼠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毒饵毒饵

    由诱饵和灭鼠剂组成。配制毒饵时可加入少量植物油、食糖等,以提高老鼠食用时的适口性,配制毒饵应视鼠种耐药性、药物毒性等采用相应的浓度,捕灭野鼠所用药剂的浓度比捕灭家鼠所用的药剂的浓度要高一些。 

    (2)毒水

    毒水常用于某些缺水的场所,或鼠类饮水场所的周围。毒鼠的毒水一般以放在浅盆内最好。 

    (3)毒粉

    利用鼠类有涨毛的习性,在鼠洞四周或其经常活动的地方撒上毒粉,使鼠毛粘上毒粉,再通过老鼠舐毛而造成鼠类中毒死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