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民这个群体当中,年轻的农民多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10:07:48
字号: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能够理解,因为现在农村里面种地挣钱不容易,甚至种的多亏的多。所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挣的钱能抵得上在家里种地半年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还有多少人愿意在家里种地呢?

在农民这个群体当中,年轻的农民多吗?

毕竟现在农村虽然收入状况不怎么样,但是消费水平却不低,各种生活资料的成本都在逐年的上涨,老百姓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就必须增加收入来源。因此年轻的壮劳力外出打工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那些留在家里的很多都是50多岁,60多岁甚至70岁往上的农民,因为他们在外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在农村老家种地。就像我父亲现在已经60岁了,他到外面去打工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所以只能选择在老家。因为身体情况还可以,如果在老家歇着,根本就没有办法养活一个家庭。而且对于他自己来讲,因为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生产活动,突然歇下来反而不适应,所以自己宁可力所能及地去干一点农活,也比整天在家里呆着更舒心。

现在农村的情况大体上都是这样,在我们村里面基本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在家里面的人非常少,只有几个老人家。家里的很多土地也都处于彷徨的状态,没有人种植,因为老人毕竟体力跟不上,只能力所能及地去种一小块田地,没有办法将所有的田地都种出来。

当然现在农村的种植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都是传统的分散的小农种植,现在很多地区都采取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而过去的一些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也逐渐被淘汰,从而导致一部分劳动力处于赋闲的状态,他们只能另谋出路。

现在在农村里面,很多年轻的农二代农三代自己本身就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压根都不会种田,如果现在不让他们外出打工就业的话留在农村里面也只能整天在村里闲逛,根本就不会下地干活。本身农村里面种地就很辛苦,而年轻一代的农民很少能吃到这个苦头。

所以说现在在农村里面种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群体,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这就是农村的一种社会现实,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或者在下面留言评论,说一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农二代”思想在改变

中国模式的农民理性在不同环境下会发生变化,最鲜明的就是,“农二代”即农民的后代的思想在改变。“比如说第一代进城务工农民,只要能挣到钱,他们什么苦都愿意吃,但是现在去招工,年轻一代的农民就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他们有很多条件,是会挑剔的,比如工厂在比较偏远的乡镇,可能就不会有兴趣去。”徐勇认为,和传统的中国农民相比,新的农民后代,勤劳和节俭的性格特征正在弱化,消费欲望迅速扩张,并且滋生出一种暴富的心理。

而由于土地不断减少,需要的农村劳动力也在不断减少,中国目前有9亿农民,而耕地上需要的劳动力只1亿,而现在的农民和以往的农民也不同,劳动时间在减少,土地在减少,因此,如果过多的劳动力堆积在土地上,社会必然矛盾重重。中国最需要担忧的一个问题是,80年代以后的年轻一代中,没有农民,没人愿意种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7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