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包括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和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9:11:56
字号:

法律分析:1 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通过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包括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和什么

2 保障财政支农投入,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强“三农”投入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三农”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3 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举措,大力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首贷业务,切实发挥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完善农业保险试点。

4 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要求各地区制定出台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导意见,细化落实用地、环评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加快实施一批PPP项目,加大农业企业在公开市场股票发行支持力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法律分析: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包括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和重大政策前瞻性研究。

法律依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力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财政支农工作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推动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一)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研究起草指导性文件,促进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考核办法,确保按规定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优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强地方财政农业农村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将地方投入情况与相关支农转移支付分配相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三农”。 (二)加强重大政策前瞻性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三十七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采取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从资金投入、科研与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检疫、社会化服务以及灾害救助等方面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不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相抵触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实施收入支持政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6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