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如何提高种貂的繁殖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23:52:25
字号:

水貂养殖是项获利较高的副业生产。貂皮是贵重的制裘原料,貂皮被称为“软黄金”。水貂生长快、收益大,发展潜力大。

水貂养殖如何提高种貂的繁殖力

实践证明,种貂过肥或过瘦都不利于配种、产子。

因此,弄清种貂体况与繁殖力的关系,配种前搞好体况调整,防止两极分化,使其维持中等体况,以提高种貂的繁殖力。

导致种貂配种前体况过肥的原因是长期饲喂脂肪含量高的动物性饲料,使其体内沉积了大量脂肪。

卵巢周围脂肪的蓄积不但能阻碍卵泡的发育,而且还会挤压输卵管,使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途径受阻,使母貂受孕率低。

公貂过肥,则性欲减退,配种能力差,精液品质低劣,严重影响水貂的繁殖能力。

体况过瘦的原因是长期饲料营养不全价,饲养管理不当,或患有慢性疾病。

公貂过瘦,配种能力下降。

母貂过瘦,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受配率显著降低,即使受配妊娠也往往容易发生流产或胚胎被吸收,或产弱子和死胎。

中等体况的种貂繁殖力高。

公貂配种能力强;母貂受配率、怀孕率及胎平均产子数都高。

调控措施种貂过肥或过瘦都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在配种前(准备配种后期),应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降肥”或追肥”,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中等体况。

降肥措施:将日粮中脂肪或糖含量高的饲料更换为低脂肪、低糖度的饲料。

限制饲喂,分限质饲喂和限量饲喂两种方式,生产中大多采用限量饲喂法,即饲料营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限制日粮的供给量。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保证营养全价,防止某种营养缺乏或不平衡,预防某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