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意的内幕是什么?有潜规则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6:04:44
字号:

内容如下。

水果生意的内幕是什么?有潜规则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水果进入批发市场,再进入零售水果摊,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胡某认为,消费者并不了解水果价格高频率波动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供求失衡所致,其实是信息流通渠道不畅,让很多零售商贩钻了空子,抬高了水果价。

“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让产地水果直接进入超市,价格会便宜许多。”绵阳城区一家大型超市水果区一位导购员说,超市直接和水果协会、水果生产合作社采购,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采购成本降低了,超市的销售价格自然也会相应降低。

农超对接,删减中间环节,直接沟通果园与果篮,是化解“两头叫,中间笑”的有效手段。果农既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又有比较理想的价格,自然受益不小。

传统的水果销售模式,是收购商到果园收购,最大限度压价收购后,再将水果批发给零售商。为了最大化盈利,部分零售商又成倍提高零售价。通过这些环节,果农以低价卖果,消费者以高价买果,就形成了两头不划算的市场销售模式。而通过产超、产消对接的力量,水果销售省去了中间环节,让果农卖出了好价钱,消费者也买到了价廉物美的水果。

超市进货要求的标准比较高,货款结算周期较长。安县西瓜种植大户韩某说,以他的西瓜为例,进入超市需缴一定的费用。为提升西瓜品质,每亩地的生产成本还要提高,这让他有些承受不了。

超市也有自己的烦恼。据百盛超市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水果的标准化生产还有待提高;由果农组成的水果合作社或协会产品单一,符合品质的水果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超市大规模采购,这些都阻碍了产超的进一步对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4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