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3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2月中旬。
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地之下,2023年的乡村可谓是迎来了一系列的利好机遇。
随着春耕时节的日益临近,现在很多地区也已经正式启动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工作。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相关消息来看,在未来几天,我国多地将出现新一轮的雨雪降温天气。
在这一次降温天气出现的同时,个别地区还会出现大雾天气。
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气象预警!网络上甚至有传闻称,今年很有可能会迎来60年一遇的倒春寒,这到底是真是假?针对大家收藏的这些热点话题,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汇报,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随着2月中旬正式开始,在未来几天,南北各地的天气条件可谓是挑战颇多。
在南方刚刚经历了连续性的阴雨天气之后,受到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南方多地将再次出现一系列的降雨和降温天气。
特别是江西抚州、赣州、萍乡等地已经出现了大雨;而山东、江西、贵州、江苏、湖北、四川盆地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能见度不足200m的大雾天气。
从具体的雨雪分布情况来看,今天开始一直到明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降雪天气过程。
特别是江汉、江淮、华南北部、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会出现中到大雨,局地还会迎来暴雨。
而降雪天气将重点集中在西藏东部、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西部等地,总体的降雨级别处在中到大雪级别,局部地区还会出现暴雪。
在降雪天气来袭的同时,进入到2月11~12日,江淮、江南、江汉、华南北部和贵州等地将继续出现中雨天气;而江南中北部的局地将出现大到暴雨。
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在未来几天也将迎来持续性的降温天气,总体的气温降幅将维持在4~8℃,局地的气温降幅最高将达到10℃以上。
特别是江南以北地区还会出现4~6级的偏北风。
除了关于雨雪降温天气的情况之外,在未来几天,我国山东、江苏、湖南、江西等地还会依次出现大雾天气。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东部、湖南东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和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北部和西南部、山东东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广东东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出现大雾天气,局地的能见度甚至不足两百米。
目前,中央气象台正式发布了大雾**预警,而随着冷空气的来袭,汾渭平原、江汉、四川盆地南部、华北中南部的雾霾天气将逐步减弱消散。
但是在2月11日,我国华北大部地区的大气扩散条件再次转差,局地甚至会出现轻到中度的雾霾天气。
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除了关于未来几天南北各地的雨雪天气情况之外。
针对最近网络上盛传的今年会迎来60年一遇倒春寒的说法,老道也要做一个具体汇报。
首先,网传消息并没有实质性的天气预测参考依据,而且我国气象部门也从未发布过类似的气象预警消息,倒春寒本身也不能作为评价中长期天气的唯一标准。
起码从中国天气网发布的中长期天气预报情况来看,在未来十天,我国多地的气温依然处在较同年、较常年同期偏高的水平。
例如新疆北部、华北北部、甘肃西部、东北地区、华南和西藏中东部等地的平均气温就比常年同期偏高1~2℃。
所以大家不要因为网传消息影响自己的心态。
现在正处在春耕的关键阶段,希望大家能够重点收藏各个地区气象台发布的具体春耕气象消息。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中央气象台的气象精准预测,点个赞。
未来农村3类人即将大批量返乡?下半年“两改一入户”全面推进!
当前城乡居民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需求转变对我国什么提出了新要求:粮食生产结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2021年12月6日,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生产结构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包括耕地保护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政策保障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动科学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 。粮食生产能力要转变为实际产量,国家政策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
即将翻过的2015年,在我国“三农”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粮食生产迎来“十二连丰”,部分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打下坚实基础。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转眼之间已经来到8月份,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落地,农业农村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变化。
进入到8月份之后,国家的各项三农政策也将正式实施,农村将再次迎来两改一入户的政策利好。
随着9月份的日益临近,未来有三类人或将大批量返乡,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未来乡村改革和农民返乡的相关情况。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转眼之间已经来到8月份,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落地,农业农村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变化。
进入到8月份之后,国家的各项三农政策也将正式实施,农村将再次迎来两改一入户的政策利好。
随着9月份的日益临近,未来有三类人或将大批量返乡,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未来乡村改革和农民返乡的相关情况。
注意啦!“两改一入户”,关系到每个家庭!最新消息!
老道说:进入到8月份之后,很多的惠农政策也将正式落地,对于咱们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大家的生活也会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利好。
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来说,两改一入户在8月份还将稳步实施。
下面咱们就来具体说一说!
两改: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老道说:谈到政策,咱们农民非常熟悉,也是这些年国家一直以来针对乡村出台的扶持举措,在今年国家还会继续启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现在全国自建房大排查行动已经开始,对于一些贫困人口和特殊家庭的住房安全,国家也格外重视。
一旦发现贫困户的住房存在危险,国家将给予补助资金进行危房改造,保障大家的住房安全。
当然,除了危房改造政策之外,在今年国家明确提出还会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特别是厕所革命还将全面实施。
现在很多地区也已经出台了相关举措,通过补贴和直接安装冲水厕所的方式来全面落实厕所革命的相关规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入户:农村硬化路直通入户;
老道说:在2022年,国家针对乡村道路建设方面还将继续加大投入。
尤其是对于一些人口大型村还会继续推进村村通硬化路工程。
随着这一系列的政策落实,修建四好农村路也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现在农村硬化路直通入户系列工程正在实施,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加丰硕的成果。
下个月,这三类人将大批量“返乡”,到底咋回事?
老道说:这些年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城市经济也进一步拉动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尤其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县域经济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高光时刻。
按照相关的经济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会有三类人将大批量返乡,这到底是咋回事,咱们具体来说一说。
第一类人:上了年纪的高龄农民工;
老道说: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现在进城务工农民总数已经超过2.2亿人以上。
随着时光的推移,高龄农民工的占比正在日益提高,他们受到年龄持续提高和身体等因素影响,有一些高龄农民工已经开始计划返乡养老。
尤其是随着国家养老金保障政策的全面落地和升级,高龄农民工的老年生活也能够得到根本保障。
所以未来上了年纪的高龄农民工大批返乡也将成为趋势。
第二类人:计划返乡创业的务工农民;
老道说:我们进城务工农民通过自己的打拼积累的经验更锻炼了技能。
他们在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了资本积累。
而现在乡村的发展也让很多的务工农民看到了商机,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务工农民已经开始计划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致富机会,所以未来这类人大批量返乡也将成为趋势。
第三类人:可以在本地就业的外出务工农民;
老道说: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工商企业来说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
尤其是随着道路交通路网建设的全面升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县域投资建厂。
无论从建厂成本还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县域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我们这些外出工作农民来说,如果在本地就能实现就业,收入也不比城市差,那么大家肯定会优先选择返乡工作。
所以未来此类人也将大批量返乡,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通过以上情况来说,经济的发展最大的获益者还是我们广大的农民。
我们坚信有各项三农惠农政策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一定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六角星,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