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民的产地价和城市的消费价,为什么相差那么多?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3:45:26
字号: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也很能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种地的农民感觉都很苦,而且大部分生活过得都不太富裕,而菜场和超市的蔬菜生鲜摊位价格普遍都很高,按照正常的逻辑,菜农果农因该都生活比较滋润,最起码不用过穷苦日子,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菜农果农实际自己把自己辛苦种出来的优等品舍不得自己食用,而是拿出去卖钱,以此来换取经济收入。

农产品农民的产地价和城市的消费价,为什么相差那么多?

而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环节,传统的农产品上行途径是这样。

一、商贩从农村田间地头,以很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圈入大量品质上佳的农产品,但是这样的商贩一般没有能力自己对接较大的果蔬集散中心。我们暂且称为直接收购商。

二、有能力对接果蔬集散中心的大收购商(暂且称其为间接收购商),一般不会去地头直接收购,而他们也对对前来寻求对接的直接收购商进行压价,这样大家也就很容易能理解直接收购商为何要尽量压低收购价格了,因为他们的上头也会压价,如果直接收购商不压低价格收购,他们的利润空间会被挤压得很小,这样一来直接收购商赚的会少很多。

三、间接收购商用相对较低的价格从直接收购商手里收购完农产品会通过自有渠道集散到全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而这时的农产品价格早已翻出了好几倍,但是就这样的价格还不是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当农产品几经折腾,从农民手中集散到全国的果蔬交易市场之后,才由全国各地的果蔬店经营者和超市生鲜档口以高了地头价好几倍的价格批发到店里零售,而这个零售价才是大家所熟悉的果蔬零售价。

所以农产品上行途径中几经转手价格已经是原来的好多倍,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某种水果或者蔬菜在产地都堆成山了,可是自己在超市或者菜摊却看见的价格是自己完全接受不了的,而这也就是农产品的产地价和城市的消费价相差很多的主要原因。小贝就说这么多,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6月本来是蔬菜成熟的时期,往年价格都便宜些,但在今年全国菜价却都在上涨,涨幅最高的超过20%,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期蔬菜价格有何变化?想了解详情的朋友赶紧看看下文吧!6月本来是蔬菜成熟的时期,往年价格都便宜些,但在今年全国菜价却都在上涨,涨幅最高的超过20%,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期蔬菜价格有何变化?想了解详情的朋友赶紧看看下文吧!

一、6月全国菜价上涨是怎么回事?

1、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菜篮子价格指数”是114.41,较上年同期上涨了3.5个点,“蔬菜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了6.31个点,蔬菜价格处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2、据介绍,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蔬菜播种、育苗及定植受到一定影响,冷凉地区蔬菜种植面积总体同比略减,另外,今年入夏以来,南方暴雨范围广、极端性强,而近期北方夏菜主产区河北、山东多地发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都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今年夏季蔬菜的整体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也处在历史同期的较高水平。

3、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斤2.02元,环比涨3.3%,同比涨5.2%。

分品种看,蔬菜价格环比17种上涨,11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菜花、莲藕、菠菜、芹菜、莴笋。

二、后期蔬菜价格有何变化?

1、一些蔬菜基地引进了水肥一体机等新设备,和接入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生产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7月份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要加强在田蔬菜的管护。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下一阶段,以夏季高温多雨天气为主,且频繁发生强降水、强对流天气,那么在田蔬菜的管护进入关键时期,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那么对蔬菜生产和流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3、张晶分析,综合蔬菜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天气的不确定性,后期蔬菜整体价格或继续高于去年,但涨幅有限。

4、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基本持平,随着蔬菜市场的产地转换逐步完成,各地应季蔬菜大量上市,那么后期蔬菜整体供给有保障,预计后期蔬菜价格整体将高于去年,但涨幅有限。

看完上文,我们现在可以知道6月份的蔬菜之所以会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与天气因素影响较大。

据了解,在7月份,很多地区降雨量仍较多,所以蔬菜价格后期还是会有所上涨,不过涨幅也有限。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42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