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是现在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古称,北与兰州市接壤,东临洮河,西倚积石山,南靠太子山。临夏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河州又有河湟雄镇之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属羌、戎之地,后秦灭羌、戎,尽取其地,置州设县,成为中国古代王朝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之一。
在古代,河州不仅战略位置重要,又因其所处的河湟地区乃黄河、湟水交界处,水源丰富,因此也是重要的农业地区。唐代时因安史之乱,中原动荡,朝廷无力经营西部地区,致使吐蕃夺走河州。杜牧曾作《河湟》一诗,对丢失河湟地区的惋惜。
北宋时,河州依旧是北宋王朝和吐蕃的重点争夺地区。熙宁六年(1073年),宋将王韶攻取河州,置枹罕县,归熙河路经略安抚司管辖。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县置河州卫。成化九年(1473年),复置河州,属陕西临洮府管辖。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临洮府治移驻兰州,改称兰州府,河州属之。1928年,更名为临夏县。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1936年,改为甘肃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8月22日,临夏县解放,建立临夏县人民政府。1950年3月13日批准临夏为县级市。1956年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州府驻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