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之一。近几年来,有不少在地方因其产量、品质均赶不上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落后,病虫害危害严重,特别是龙眼角颊木虱流行时常造成龙眼严重减产.龙眼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之一。近几年来,有不少在地方因其产量、品质均赶不上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落后,病虫害危害严重,特别是龙眼角颊木虱流行时常造成龙眼严重减产,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
为此,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龙眼角颊木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为害情况,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龙眼角颊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
成虫:成虫雌虫体长约2.5毫米,宽0.7毫米;雄虫体约长2.1毫米,宽0.5毫米。
虫体背面黑色,腹面黄色。
头部短而宽,有一对向前平伸的颊锥,呈圆锥状。
触角10节,末端有一对叉状的刚毛。
翅透明,前翅具显著的黑色条纹,后翅狭条形,稍短于前翅,无黑色条纹。
卵:长0.2毫米,宽0.1毫米,长椭圆形。
一端尖细延伸成弧状弯曲长丝,另一端圆钝,底面扁平,有一短柄突出以固定在寄主上。
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黄黑色。
2龄若虫体形略长、浅黄色,3龄若虫翅芽初现,体形椭圆,背面有红褐色条纹。
5龄若虫翅芽明显,体形椭圆,黄色。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树上一种分布较广而且较为常见的害虫,潮汕地区一年发生约4代,世代重叠。
成虫吸食龙眼嫩梢、芽、嫩叶和花穗汁液。
若虫在叶背吸食,受害部位叶背凹陷,叶面呈一个个小钉状突起,形成伪虫瘿”,若虫在虫瘿内越冬,整个若虫取食生长期均在该虫瘿内完成,若虫期是主害虫态。
为害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变黄,提早脱落,影响新梢抽发和叶片正常生长,树势生长衰退,从而又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据笔者近几年来在饶平县各龙眼主产区调查发现,春、秋梢受害最重,夏梢受害较轻。
此外,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与寄主营养的关系密切,嫩梢抽发连绵不断,抽梢量大的果园,该害虫的发生较为严重。
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采后修剪,把弱枝、阴蔽枝疏去,保持树冠及果园通风透光,清除树上病虫干枝、病虫僵果和病皮,扫除地面枯枝落叶与杂草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
加强果园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的抗逆能力。
力促新梢抽发整齐,叶片尽快转绿老熟,减轻为害。
根据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特点,抓准防治适期及时施药防治。
越冬后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在若虫孵化盛期,及时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对口农药喷施,除虫效果良好,并有杀卵作用。
每次嫩梢抽发期要深入果园观察,若发现有龙眼角颊木虱危害迹象发生,要在新梢抽出3-5厘米时及时喷药保梢。
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600倍,或40.7%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剂2000倍液、其中乐果杀卵效果明显。
原则上7天喷一次药,新梢嫩叶转绿就停止用药,并要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
粉蛉幼虫捕食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姬小蜂可寄生在若虫体内,要注意保护和利用。
注意:40%水胺硫磷及50%辛硫酸对龙眼新梢有药害,严重时会引起落叶,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