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红菌核病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22:06:25
字号:

雪里红菌核病发病条件为真菌病害。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冬春季萌发。

雪里红菌核病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

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冬春季萌发。

萌发的菌核产生子囊盘,盘中的孢子成熟后弹射出来借气流传播。

首先在弱的叶片及花瓣上侵染。

获取营养后,才有能力通过菌丝侵染健部。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0℃,最高30℃,最低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5-10℃,最高35℃,最低0℃。

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高于85%发育良好,低于70%病害扩展明显受阻。

菌核在干燥的土中可存活3年多,在潮湿的土中只能存活1年,在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

受害部初呈边缘不明显的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后病组织软腐,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茎基部病斑环茎一周后致全株枯死。

采种株多在终花期受害,除侵染叶、荚外,还可引起茎部腐烂和中空,或在表面及髓部生絮状菌丝及黑色菌核,晚期致茎折倒。

花梗染病病部白色或呈湿腐状,致种子瘦瘪,内生菌丝或菌核,病荚易早熟或炸裂。

①用10%盐水汰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减少初侵染源。

②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水旱轮作,采用高畦栽植,避免偏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

③播种前把床温提高到55℃处理2小时,可把菌核杀死。

发病初期施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2.5千克,加15千克细土拌匀后撒在行间,或喷洒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