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秕粒的原因及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18:11:25
字号:

【大豆秕粒的原因及防治】大豆秕粒是由于大豆鼓粒期营养不足造成的。秕粒不仅降低大豆的产量,同时也影响大豆的品质。一个豆荚内秕粒产生的位置多在荚的基部和中部,顶端产生较少。

大豆秕粒的原因及防治

一般情况下,全部秕粒的荚很少。

造成秕粒营养物质不足有两种原因:一是叶片功能衰退,导致光合产物不足所致;二是缺乏水分,营养物质运输受阻。

大豆生育后期,各种生理功能衰退是必然的,但如果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衰退会过早过快,籽粒所需物质严重不足,有的籽粒就会停止发育而成秕粒。

此外,在土壤比较肥沃、基肥和种肥充足、大豆前期生长过旺、植株繁茂时,徒长和倒伏也是造成秕粒的重要原因。

预防大豆秕粒的技术措施:要认真注意后期的田间管理,防止病虫害对植株的侵害。

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搞好灌溉和排涝。

大豆在开花结荚期如果干旱应及时隔沟灌水,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涝。

大豆开花结荚、籽粒形成期是大豆需肥高峰,如此时氮肥、磷肥供应不足会使大豆生长缓慢,开花结荚延迟,鼓粒慢,秕粒多。

所以,此时要进行叶面喷肥,肥效快,效果好。

一般每亩地用磷酸二氢钾200克、钼酸铵5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洒叶面,可使大豆增产10%以上。

此时如果叶片浅黄,再加500克尿素,混合喷施,效果更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7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