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种植技术地域指导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21:34:08
字号:

芸豆主要种植在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新疆和云南等高寒、冷凉、无霜期短的地区,为充分发挥芸豆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轮作倒茬、土壤培肥、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应根据不同地域特点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本区包括内蒙古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等地区,以机械化垄作栽培为主,是我国芸豆主产区和主要出口基地。轮作倒茬近年来,芸豆产区连作现象严重,导致根腐病等病害加重发生。

芸豆种植技术地域指导

要加强轮作倒茬,实行芸豆与糜子、谷子、荞麦、玉米、马铃薯、油料等作物轮作,同时采用种子包衣等措施,防控芸豆病害。

优选良种针对出口要求,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的芸豆新品种。

白芸豆类型主要为中白芸豆、白芸豆、小白芸豆;黑芸豆类型为小黑芸豆;红芸豆类型为深红芸豆(英国红)、小 红芸豆、大红芸豆;奶花芸豆类型为长奶花芸豆、圆奶花芸豆。

整地起垄选择地势平坦或漫坡岗且排水良好,土壤酸碱度为6.5-7.0的地块,尤以黑壤土、黑钙土、砂壤土为宜。

秋季整地要达到平、细、碎,起垄后无大土块;小垄65-70厘米,高 台大垄的垄宽105-110厘米,高度20-25厘米。

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测土施肥;一般肥力田块,每亩施1.5公斤纯氮、2.5公斤P 2O 1公斤K 2O;除种肥外,其余分层深施,第一层施在种下3-5厘米,第二层施在种下5-8厘米。

适时播种一般10厘米土壤耕层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多在5月中下旬,早熟品种可以推迟到6月10日左右播种。

多采用机械精量点播,三垄栽培垄上双行拐子苗,高台大垄垄上四行拐子苗,覆土一致,播 种后视土壤墒情及时镇压,镇压后播深为3-4厘米。

合理密植种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深红芸豆(英国红)亩栽8000-10000株,日本白10000-12000株,黑芸豆12000-15000株,奶花芸豆12000-13000株。

防治病害芸豆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角斑病、轮纹病、菌核病、灰霉病。

对根腐病,每100公斤种子用35%多克福1000-1200毫升种衣剂拌种,或用2.5%适乐时150毫升种衣剂拌种,或 用35%多克福种衣剂包衣。

对细菌性疫病,用种子重0.3%的58%甲霜灵锰锌拌种;或用种子重0.3%的50%敌克松拌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400倍液,喷 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

发病初期喷铜制剂(86.2%铜大师WP80克/亩),每隔7-10天喷1次,72%克露WP100克/亩,64%杀毒矾WP100克/亩,药剂交替用药。

对 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 续防治2-3次。

适时收获芸豆收获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芸豆割拔(机械割根),第二阶段为脱粒。

机割不能过晚,太晚会导致炸荚增加,加大田间损失率。

机割选择清晨豆荚处于潮湿且较有韧性时作业,避开中午炎热时段,以 减少炸荚率。

芸豆收获后需要晾晒一周左右待豆荚干后再进行脱粒,否则易造成籽粒破损,降低商品价值。

本区包括云南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冷凉山区,是我国大白芸豆、大紫花芸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轮作倒茬参考东北芸豆产区。

品种选择大白芸豆属多花菜豆,多种植在海拔2300-2700米的山区,目前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大白芸豆和大紫花芸豆两类。

芸豆种植品种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销售市场,选择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同 时坚持以销定产,新品种大面积种植必须在与出口企业合作的条件下进行。

适期播种在云贵川高原地区,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盖土约6厘米左右。

合理密植芸豆喜湿而怕涝,垄作栽培能提高地温,利于排水排湿,保持土壤通透性。

遵循肥地稀播、瘦地密植的原则,肥地利用地力,充分发挥单株优势实现高产,瘦地利用群体的优势增加产量。

单行垄作种植,行 距100厘米,塘距60厘米,每亩1000塘,每塘播种3株,保证每亩有效株数在2400-2600株。

双行大小垄种植,大垄行距100厘米,小垄行距60厘米,每一竹竿相距30厘米,种植两株,平 均株距15厘米;等行种植,行距65-75厘米,株距15厘米。

田间管理一是及时搭架。

当主茎出现5-6片叶时开始搭支架。

8月以后结的荚多数不能成熟,此时应将植株主侧蔓的顶尖摘掉,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生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使养分集中于荚果,提早成熟。

通过不断的去掉新生枝头,使 之保持矮生或灌木状。

为防止夏季较大的降雨量,要适当加深垄间开沟的深度,保持沟深大于25厘米,或增加起垄的高度,以利控水排涝。

进入花期,进行根外追肥(磷酸二氢钾+甲壳素,按所购药剂的最高剂量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以提高坐荚率。

防治病害进入盛花期密切注意病虫发生程度,做到初期防控。

具体方法参考东北芸豆产区。

分期收获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确保增产增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