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措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21:33:04
字号:

羊脑多头蚴也称羊脑棘球蚴病,俗称转圈病,是多头绦虫幼虫寄生于羊脑或脊髓导致的寄生虫病,表现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下面就来说说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措施。

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措施

一、病原寄生虫

脑多头蚴为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豌豆大到鸡蛋大,内充满透明液体,内壁上有100~250个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

二、流行特点

羊脑多头蚴病是牧区常见的一种羊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多发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容易侵袭1~2岁的绵羊和山羊。

三、症状

感染后1~3周体温升高,类似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严重者死亡,耐过者症状消失而呈健康状态。感染后2~7个月再次出现典型症状,出现异常运动和姿势。虫体寄生在一侧脑半球时,头倾向患侧,并向患侧作圆圈运动,对侧眼失明,寄生在脑前部时,头低垂于胸前,或高举前肢步行,向前猛冲,遇到物体后倒地或静立。寄生于小脑时,知觉过敏,易惊恐,平衡失调,痉挛等。

四、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羊圈舍的周围尽可能减少犬的饲养,不给羊饲喂犬类污染过的饲料,更不能与犬同食。

2、狗要拴系饲养,不能放开或混入羊群,平时对狗粪便集中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

3、不要让狗吃患有脑包虫的羊脑、脏器,定期给狗驱虫。

4、牧羊犬应该做到每年春秋定期用氢溴酸槟榔碱2-3mg/kg剂量口服驱虫。

5、死于该病的羊头和手术摘除的虫体要深埋或烧毁,防止犬食。

6、每年的2月、7月下旬和12月下旬用吡喹酮70~80mg/kg剂量对羊进行预防性驱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