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生长期两种病害的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0:22
字号:

糯米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糯米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糯米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糯米生长期两种病害的防治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

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防治方法应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结合治虫防病,辅以适时喷药。

稻白叶枯病糯米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

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糯米黄单胞稻致病变种。

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

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

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病菌的发育适温26~30℃,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

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

台风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种上迅速扩散。

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5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