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防治绵羊痘病的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8:56:04
字号:

绵羊痘病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对养羊业危害较大。羊场春季3月份从外地引入一批羊,到场后约半月左右,个别羊出现了高烧、全身出现红斑并伴有气喘、拉稀等症状,经3~4天死亡6只,给该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初羊仅表现为体温升高为41℃~42℃,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个别羊可视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传播迅速,经1~4天有30%的羊全身先后出现痘疹,先是大腿内侧、尾下,接着眼周围、唇、鼻、阴部以及包皮上出现痘疹,开始为红斑,逐渐扩大,变成灰白色,呈淡红色半球状隆起,经2~3天变为水疱,此阶段体温略有下降,水疱变为脓包,经1~2天形成丘疹,致死率可在25%~50%。

药物防治绵羊痘病的方法

前胃和真胃黏膜有圆形或半球形、大小不等的坚实结节,严重的形成糜烂或溃疡。

咽部、支气管黏膜也有痘疹,肺部有干酪样结节。

平时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圈舍经常打扫、消毒。

做好保膘、防寒保暖工作。

每年定期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无论羊的大小一律尾部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

局部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紫药水擦患部;同时用康帝(0.05毫升/公斤)配合克毒金刚(0.2毫升/公斤)或一针红(0.2毫升/公斤)分别肌注,每天1次,3~5天可收到好的疗效。

重症病羊可用5%葡萄糖500毫升配合克毒金刚 (0.2毫升/公斤)静脉补液。

总体治愈率可在95%以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30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