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6:43:08
字号: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是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主要发生于2~7周龄以下雏鸭,饲养管理不良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

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围羽毛粘湿,咳嗽、喷嚏。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拉黄绿色稀便,腿软,走路摇摆,跛行卧地不起,后期倒地,两腿呈游泳状划动。

肌肉痉挛,头颈震颤,很快死亡。

慢性病例头颈扭曲,采食困难,消瘦死亡。

剖检病死鸭心包积液,后期心包及心外膜上有纤维素附着,心包粘连。

肝肿大,边缘增厚,有白色包膜,肝脏有出血点或血包。

气囊浑浊不透明,有淡黄色干酪样物。

用林可霉素和环丙沙星效果好,林可霉素20%拌料,连用3天。

病重鸭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

或用环丙沙星0.01%浓度饮水,连用3~5天。

7日龄雏鸭皮下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每只0.5毫升,在12日龄和30日龄用林可霉素和环丙沙星交替预防一次,棚舍、用具和场地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舍内通风。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8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