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农户都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来施肥,叶面施肥具有见效快、施用简单、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但是有的农户却认为喷施的时候浓度越高越好,因为植物是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的,但其实不是的,如果浓度过高,有可能还会引起作物药害,所以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喷施叶面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肥料品种要合适
叶面肥选择要有针对性。比如,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选用以含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则可选用微量元素型叶面肥。
棉花落蕾落铃与硼营养不足有关,可在棉花的现蕾期叶面喷施硼肥2-3次,保蕾保铃效果较好;番茄茎腐病与缺钾有关,可在番茄坐果后15天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
2、喷施浓度要合适
叶面施肥浓度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肥料溶液浓度过高,喷洒后容易灼伤作物叶片,从而造成肥害;肥料的溶液浓度过低,则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效果。
另外,肥料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尿素溶液喷洒在水稻、小麦等禾科作物上的适宜浓度为1.5%-2.0%,喷洒在萝卜、白菜、甘蓝上的浓度为1.0%-1.5%,喷洒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的浓度为0.5%-0.8%,喷洒在苹果、梨、葡萄上的浓度为0.5%。
3、喷施时机要合适
叶面施肥效果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相对越多。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
在晴天中午、刮风天气等不宜喷施叶面肥,避免因肥液短时间蒸发变干,导致肥料有效成分损失。而在清晨、雨天等喷肥,会因肥料溶液的浓度降低,影响施肥的效果。
一般来说,叶面肥的喷施多以无风阴天、晴天早上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为宜。若喷后3小时内下雨,需要等天晴后及时补喷一次,可适当降低肥料溶液的浓度。
4、喷施时期部位要合适
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时喷施叶面肥。具体来说,水稻、小麦等作物苗期到灌浆期适合喷施叶面肥;瓜果类作物在初花期到幼果膨大时也可以喷施叶面肥。
氮磷钾元素肥料多在作物生长的中期喷施,每亩喷施溶液75-100千克;微量元素在苗期和花后期喷施,每亩喷施溶液50-75千克。前者喷施1-2次,后者2-3次,每次喷施间隔7-10天。
一般来说,叶片背面的气孔要比正面的气孔多些,叶片背面的养分吸收能力强些。进行叶面施肥时,尽量喷洒在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叶片背面,特别是对于桃、梨、柿、苹果等果树,应注意喷洒新梢、叶片背面,以利于吸收。
5、喷施次数要合适
由于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而且每次的喷施量也又不宜过多,这就比作物的实际养分需求要低得多。所以,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对于硼、钙、磷等不移动的养分元素,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
6、可在肥液中添加湿润剂
由于作物叶片有一层角质层,使得溶液渗透比较困难。在叶面施肥时,可在叶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肥皂或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叶面追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