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养殖管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54:16
字号:

蛤蜊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下面介绍一下蛤蜊养殖管理。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 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

蛤蜊养殖管理

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个月~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

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殖到潮区较低处。

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

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

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

鱼类敌害可用茶籽饼(用量5~8公斤/亩)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

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

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

杀除浒苔,先将水位降至20厘米~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小时~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个~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天~3天施尿素0.5克/立方米~1.0克/立方米,使水色保持浅褐色。

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可投喂豆浆作为代用饵料,单位水体用量为1克/立方米 (以干豆重计)。

整个养殖期间,应认真做好生产记录。

蛤埕要有专人管理,防止人为践踏和鸭群侵入危害,还应注意及时填平埕面,修补堤坝水闸等,以保障养殖生产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6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