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锌的诊断及其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48:21
字号:

锌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全国作物缺锌约7.29亿亩,位于缺素之首。近十年来,水稻缺锌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趋势,给粮食生长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准确诊断是否缺锌,现将水稻缺锌症状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一、缺锌症状水稻缺锌,群众称之为“矮缩病”、“百叶倒苗”、“红苗”等,通常在插秧后2-4周发生。发生之初新生叶片基部失绿发白,稍后中下部叶片中肋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严重时棕色斑点扩展到叶鞘和茎;下部老叶发脆、下披,易折断,叶片短窄,茎节缩短,上叶叶鞘重叠,叶枕并列,群众称“叶平摆”;根系老化,新根少。

二、缺锌条件1、种植的水稻品种对锌反应敏感。2、土壤条件。下列土壤容易引起缺锌:淋溶强烈的砂性土;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锌往往被固定,不能被作物吸收;有机质高的土壤或有机质贫乏的土壤;不良耕层,使根系生长受限制的土壤。3、施肥。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一般亩用量超过50公斤就会诱发缺锌。4、天气条件。低温年份作物容易缺锌,而高温年份就不容易缺锌,多雨能造成土壤有效锌的淋洗。

三、防治措施。对于土壤缺锌的田块,可在水稻移栽前每亩用硫酸锌1-2公斤作耙面肥施用(不能与过钙混用,否则有拮抗作用),或移栽时用0.3-0.5%硫酸泥浆液蘸根。对于移栽后出现缺锌症状的稻田,可亩用硫酸锌1公斤拌砂土露水干时撒施,并用绿芬威4号800-1000倍或“雷力”2000液肥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一般用药后7天可恢复正常生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6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