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红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2:50:50
字号:

病原体:目前在在患红肉病文蛤中发现3种病毒样颗粒,主要存在于鳃、外套膜和消化盲囊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质中,呈球形或椭球形,大小为50nm—180nm。红肉病(1)病原体:目前在在患红肉病文蛤中发现3种病毒样颗粒,主要存在于鳃、外套膜和消化盲囊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质中,呈球形或椭球形,大小为50nm—180nm。此外,在患该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还发现了类立克次体,并研究了该病原体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

文蛤红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主要症状:患病文蛤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及寄生虫,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

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

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

鳃组织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

在电镜下观察,病蛤核膜肿胀,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染色质固缩并出现液泡结构。

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为泡状,线粒体溶解或固缩,溶酶体数量增多,核糖体脱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5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