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又称瀑布鱼、七色鱼。原产美国,1959年从朝鲜移植我国安家落户。虹鳟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之一,也是珍贵冷水性鱼类,无疑也是我国名特优新鱼类品种之一。
下面介绍一下虹鳟鱼的养殖技术。
1.鱼塘条件 成鱼养殖池,可选用各种形状、底质和结构的,只要水流畅通,保证水体交换更新。
水泥池以50平方米,水深1米为宜;土池则大些深些。
备有排污和增氧设施,放苗前应用生石灰严格消毒,药效消失后放鱼。
2.鱼种放养 鱼种大小规格要整齐,尾重50克左右为宜。
放养密度为:在水温15℃时,每分钟每公升水可养1-1.5公斤鱼或按虹鳟鱼代谢需氧量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00毫克计算。
3.饲养管理 成鱼饲养主要人工合成全价颗粒料。
其中动物性饲料占30%-40%为宜,植物性饲料占70%-60%。
蛋白质含量应在40%-2%为宜,脂肪含量应占7%-9%,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占9%-12%,此外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颗粒料直径以4-8毫米为宜。
在水量充足、溶氧高的条件下可忍耐25℃高水温,PH值要求在4.6-9.2,池水混浊度应小于10微升/升,下雨时的泥浆水流入池塘就会使虹鳟死亡。
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治鱼病,清敌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