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粑都是用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杂粮、豆类加工制作而成。和面食类似,米粑的制作过程也要经过磨米粉,兑水,塑型,蒸熟,晾干,储藏的过程。
外观最美的要数印粑。圆圆的印粑上往往印有菊花梅花、福字寿字等许多精美的图案,颜色有红、白、黄三种。为了制作这种有图案的印粑,湖口人用木头制作了粑印。
2007年,湖口粑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收集的各式粑印,藏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

虽然每一种粑都有特别的含义,但寓意最深的还是爹娘粑。在鄱阳湖畔,青年男女举行婚礼前,男方要给女方家里送去两块各用5升糯米做的爹娘粑,并配上装有结婚日期的帖子和10枚铜钱的红盒子,象征着十全十美。
收到朋友从家里带去的印粑后,小玉在煮面的时候,会扔几块印粑在锅里。“虽然印粑做起来很简单,但是它是家里特有的味道。”

印粑的烹饪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油煎和煮。过油后,金黄色的印粑兼具大米的清香和植物油的香味。而煮则更简单。直接和面等一切能煮的主食搭配,也是湖口人常见的吃法。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崔江 江西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