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细菌性肠炎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21:03:03
字号:

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青鱼常见疾病,每年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害相当严重.是草鱼“三病”之一。罗非鱼、黄鳝养殖中也出现典型的肠炎病,死亡较高。疾病名称:细菌性肠炎为害对象:草、青鱼、罗非鱼、黄鳝等疾病概述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青鱼常见疾病,每年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害相当严重.是草鱼三病”之一。

青鱼细菌性肠炎

罗非鱼、黄鳝养殖中也出现典型的肠炎病,死亡较高。

病原: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romonas punctata f.intestinalis)。

症状: 疾病早期,除鱼体表发黑,食欲减退外,外观症状并不明显,剖腹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肠道中很少充塞食物,随着疾病的发展,外观常可见到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从头部提起时,盯门口有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后,腹腔中有血水或黄色腹水。

全肠充血发红,肠管松弛,肠壁无弹性,轻拉易断,内塞黄色脓液和气泡,有时肠膜、肝脏也有充血现象。

发病规律: 此而均发生于一足龄以上的草鱼、青鱼、罗非鱼和黄鳝,很少呈急性型注行,但一旦发生,延缓时间较长,累计死亡率较高。

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因了之一。

特别是鱼池条件恶化,淤泥堆积,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鱼池和投喂变质饵料时容易发今此病。

防治方法:此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

因此,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及加强饲养管理,如经常加注清水,定期施放石灰水,发病季节遍洒含氯消毒剂,食场挂篓消毒,不投喂变质饵料等,严格四消、四定”措施是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

治疗也须外用内服结合,外用药与上述各病大体相向;内服药可选择氟哌酸、呋喃唑酮、磺胺胍(每千白色重50-100毫克)、磺胺嘧啶(每千克鱼重80-200毫克)、大蒜(每千克鱼重10-30克),均为1天1次,4-6天为1疗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20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