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养殖中的病害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18:51:49
字号:

1 .肠炎病:中华鲟肠炎病多发生于全长30 . 5 ~ 35 . 0 毫米的仔鲟,也见于幼鲟和成鲟。病鱼多静伏水底,呼吸急促,不吃食。外观可见十二指肠和瓣肠充血红肿,胃多充气胀大,肛门突出、腐烂。

中华鲟养殖中的病害防治

感染率70 %~90 % ,危害性大,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1 .肠炎病中华鲟肠炎病多发生于全长30 . 5 ~ 35 . 0 毫米的仔鲟,也见于幼鲟和成鲟。

病鱼多静伏水底,呼吸急促,不吃食。

外观可见十二指肠和瓣肠充血红肿,胃多充气胀大,肛门突出、腐烂。

感染率70 %~90 % ,危害性大,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清污,经常对养殖池进行药物消毒,活饵料在投喂之前用药物清洗(10 微升/升孔雀石绿15 ~ 20 分钟)消毒等,对预防该病发生有较好效果。

2 .水霉病多发生于鱼卵孵化和幼爵培育过程中,严重感染水霉病的卵、仔爵和幼鲟死亡率高,且难于治疗,因此应以预防为主,方法与其它鱼类相同。

3 .泛池中华鲟窒息点较高,为2 . 261 ~ 2 . 887 毫克/升,极易发生泛池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泛池时鲜鱼表现为上下沉浮不安,多次仰腹朝天,时间稍久即窒息死亡,下沉水底。

若能及时发现,及时注人新水,可避免损失。

此外,当水体溶氧量长期低于5 ~6 毫克/升时,鲜鱼虽能存活但生长停滞,体质减弱。

4 .敌害生物中华鲟仔鲟和幼鲟养殖主要的敌害生物有水老鼠、猫和青泥苔。

前两者为直接捕食仔幼鲟,后者是由于幼鲟被池中青泥苔挂住,不能退出而死亡,应及进对这些敌害进行清除。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19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