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历史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17:37:30
字号:

涿州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灾。根据文献记录,自东汉至20世纪末,涿州共有文字记载的水灾16次,其中明、清两代各5次,民国2次,新中国成立后1次。这说明涿州的水灾问题在历史上一直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来保护城市和人民的安全。

河北涿州历史

涿州城的由来可以追溯到颛顼时期,据说涿城是那时开始建造的。在明景泰初年(1450年),知州黄衡开始用砖砌城墙,城墙高40尺,宽度是高度的两倍。城墙有四个门,每个门都有楼:南门叫“迎恩”,北门叫“通济”,东门叫“进德”,西门叫“积庆”。城中心有一条夹城,形如人的束带。夹城中有券门,名为“通会”,上有重楼三楹,左钟右鼓,以开启早晨和警戒夜晚。在清康熙六年(1667年),知州李勋重修了涿州城。重修后的涿州城,其周围、高、厚均保持原状,东、西、南三门名称也未改变,只有北门改“通济”为“拱极”。

涿州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共产生了257位有影响的名人,是全国县级区划中涌现名人最多的一个。其中,三国期间蜀国国君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宋太祖赵匡胤、东汉名臣卢植、六祖禅师惠能、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贾岛,易学大师邵雍、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张世杰等都是涿州的历史名人。此外,现代诗人冯至、当代著名剧作家张天民等也是涿州的历史名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18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