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春提早辣椒栽培目的主要为春夏市场供应辣椒。该茬辣椒育苗期处在冬季寒冷季节,定植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温光条件对辣椒生育有利,采收期比大中棚辣椒早,前期产量也比较高。根据辣椒植株的长势和市场需要,还可延迟采收到立秋前。春提早栽培是温室辣椒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
1.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为满足市场对鲜食辣椒的需求
,适应该茬辣椒的生产特点
,应以大果型辣椒为主
,如新椒
3号、新椒
6号,也可选择微辣类型的品种,如津椒
3号、中椒
3号等。
1.2培育无病壮苗
1.2.1 播前准备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 1.2.2 播种在博州地区,这茬辣椒适宜播种期为 12月上中旬。生产上多用催芽后撒播的方法,播后再作覆盖。 1.2.3 苗期管理播后可紧贴床面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及时揭除,之后在床面上覆 O. 3厘米厚的细土一层,以防床土表层裂缝。幼苗出齐后,降低床温,掌握温度管理为:白天高,夜间低;晴天高,阴天低。土温一般控制在 20℃左右。尽量增加光照时问和强度,切勿使床内湿度过大,避免苗期病害。若苗缺水,可在晴天上午酌情补水,分苗前 3~ 4天进行低温炼苗。分苗在 3~ 4片真叶时进行,可分在苗床或营养钵内,分苗后 3~ 5天内提高床温,若遇高温和强光时,可采用盖帘遮光的办法,防止幼苗萎蔫。 1.3定植 1.3.1 定植前的准备前茬作物收获结束后,立即清除残株杂草等地表所有杂物。深翻 20~ 30厘米,然后闭棚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粉 4克、 80%敌敌畏 O. 1克及锯末 8克点燃,封闭一昼夜,再打开通风口大放风。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或腐熟沼液 5OOO~ 6O0O公斤,磷酸二铵、硫酸钾各 30公斤,与土壤混匀整平,采用膜下灌水,可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少病害,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膜下安装滴灌系统。 1.3.2 定植当苗子长至 15-20厘米,有 9—— 11片真叶,已现蕾时可进行定植。定植前适当炼苗,淘汰病苗、杂苗、弱苗,按大小分级,并用药剂处理幼苗,防止苗带病虫进人温室。具体方法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般在 2月上中旬定植,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进行。辣椒栽培多采用一穴一株或一穴双株的定植方法,该茬种植多采用一穴一株方式。定植时先在垄上按 25~ 30厘米植穴,采用先栽苗后浇水的办法。定植结束后,可采用地膜下灌溉,浇一次稳苗水,随后用土封好穴口。扶正辣椒苗,酌情培土,以防倒苗。 1.4缓苗期管理缓苗期间不放风,并在夜间扣小棚,使白天温度保持在 28~ 32℃,夜间 18~ 20℃。如遇明显的降温天气,要及时生火加温,保持夜间温度在 10℃以上。这期间只在膜下暗沟浇一次缓苗水。 1.5开花结果期的管理此期正是 3月下中旬,温室内气温和地温已回升,光照条件也有所好转,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28℃,夜间 15— 20℃。如果夜温过高 (大于 20℃ ),植株容易衰老;夜温过低 (低于 15℃ ),容易出现僵果。 在肥水管理上,以门椒坐住 (门椒达 3厘米长 )为临界期。缓苗水浇足后,一般在门椒坐住前不需浇水,门椒膨大后开始追肥浇水,随水每亩追施尿素 10公斤、磷酸二铵 15公斤。 1.6结果期管理此期已到 4月以后,天气逐渐转暖,温室内的温光条件已完全能满足辣椒生长需要。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30℃,夜间 15~ 18℃,地温 18 - 20℃。随天气转暖逐渐加大放风量,防止高温高湿使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当外界最低气温达 15℃以上时,将底部薄膜推到温室肩部 1. 5米处,昼夜放风,并可起到防雨和减弱光照的作用。 在肥水管理上,进入盛果期再追肥 2~ 3次,分别在对椒和四门斗辣椒坐住后进行。辣椒的需水量不大,前期 6~ 7天浇一次水;进入夏季,随温度的升高浇水要勤,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每 15天随水追一次肥,每次用尿素 30公斤或磷酸二铵 20公斤或有机肥或腐熟沼液 1000公斤,防止植株早衰,浇水和追肥要在明沟进行。中后期还要用 O. 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1.7保花保果及植株调整 在开花初期因温度偏低、光照不足,容易落花,在生产上主要是提高温室的采光和保温性能,增加蓄热量来防止落花落果。为避免枝叶过于繁茂,增加通风透气,温室辣椒要及时进行植株调整,要尽早打去门椒以下的侧枝。进入盛果期后,应及时去除下部老叶、黄叶,剪掉部分老枝和徒长枝条。 1.8采收 门椒和对椒要适当早收,以防坠秧。以后的果实应在充分长大后再采收。采收时要注意防止折断枝条。 1.9剪枝再生 早春辣椒可以利用剪枝再生,进行越夏连秋栽培。具体做法是:在 7月上中旬,可将四门斗结果部位的上部枝条剪去,每株只留 4个分杈,并及时喷 2次 50%甲基硫菌灵 800倍液防治病毒病。加强肥水管理,每亩施农家肥或腐熟沼液 2000~ 3000公斤。一周后,用 0.5%-1%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促发新枝 ,一个月后又能采收新的果实。 2、温室秋延晚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温室秋延晚栽培的目标是将辣椒的采收高峰调节到早霜之后到元月底之前这段时间。其产品经过短期贮藏,可陆续供应到春节。 由于该茬辣椒栽培整个生长期前期高温,后期温度急剧下降,在栽培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2.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好、耐高温、耐低温和弱光照品种。如新椒 6号、津椒 3号、特大牛角王等。 2.2培养无病虫壮苗 此期育苗正值夏季高温干旱季节。育苗关键是防蚜虫、高温和病毒病。整个苗期都要采取遮阳措施。 2.3定植 整地和施肥同春提早,只是不铺地膜。定植要选阴天或傍晚进行。按小行距 50厘米,大行距 60厘米开沟。引水后将幼苗按 30厘米的株距栽好,土坨要与地面平,第二天封坨成垄。每穴双株,每亩栽苗 7000余株。定植后要盖遮阳网,以利缓苗。 2.4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时正值高温季节,水分蒸发量大,定植后立即浇水,并视墒情可连灌 2~ 3次,直到完全缓苗。缓苗后酌情中耕除草,并且逐渐培土成垄。 当门椒坐果后,开始追肥,随水每亩施稀有机肥或腐熟沼液 2000公斤或复合肥 15公斤。一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追肥。抓住 8、 9两个月最有利辣椒生长发育的温光条件,加强水肥管理,使 9月下旬单果长到 80—— 100克。 2.5扣棚及其后管理 8月底 9月初夜温低于 15℃时,夜间应放下底部薄膜,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30℃,夜间 16— 18℃。当夜温低于 10℃时,开始覆盖草帘。进入 10月份以后,外界温度急剧下降,以防寒保温为主,使夜间不低于 10℃,防止冷害造成辣椒果实出现黑斑。若遇阴雪天气,雪停后立即清扫或揭草帘,避免温室内长期处于黑暗,造成植株受害。 2.6植株调整 为使植株养分集中,在 9月底果实充分膨大后,把门椒以下侧枝全部打掉,保证每株坐果 8~ 10个。 10月下旬以后,八面风以上的枝条全部摘心剪掉,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地温,控制病害发生。为防止倒伏,每隔 2~ 3行用竹竿把植株扶起来,以便田间操作。 2.7采收 门椒要及时采收,防止坠秧。进人生长中期后,要尽量延迟采收,提高经济效率。 11月下旬至 12月初,当温室内最低气温降到 10℃以下时,应进行一次性采收。通过贮藏保鲜,可做到春节期间上市。 3、辣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3.1辣椒苗期病害防治 辣椒苗期病害是冬春季育苗期间经常发生的一大类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此外在棚室中,辣椒苗期也发生根腐病、灰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 3.1.1 防治方法辣椒苗期病害防治应采用栽培防病为主,结合施用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 3.1.2 搞好苗床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苗床用土每年换用大田新的肥沃土壤,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作好育苗温室保温工作;采用地热育苗;增加光照,加强通风。 3.1.3 种子用 55— 60℃温水浸种或药剂拌种。 3.1.4 土壤药剂消毒福美双或多菌灵粉剂,按每平方米 8— 10克药,先将药剂与适量细土混合,取 1/3撒与苗床上作垫土,播种后再将剩余 2/3作盖土,撒于苗床,在覆土至需厚度,覆盖地膜,保持床田湿润。 3.1.5 苗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出现苗期病害后,应立即拔除病株,并对病区及周围幼苗消毒,可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1000倍或硫酸铜液 600—— 800倍液,防治病害扩展,并及时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3.1.6 药剂防治。育苗时,苗床土用甲霜灵锰锌消毒处理,具体办法是:每 100公斤苗床土加入 25%甲霜灵锰锌 30~ 50克,充分混匀,或每平方米苗床喷洒 25%甲霜灵锰锌 8~ 12克,成株期于发病初期即辣椒初果期开始,每隔 10天左右用 25%甲霜灵锰锌 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量 100~ 150毫升,连续灌根 2~ 3次。 3.2辣椒病毒病防治 3.2.1 . 播种前种子用 10%磷酸三钠浸种 30分钟,再用清水搓洗 3次后催芽;苗期用 83增抗剂 100倍液叶面喷洒一次; 20%病毒 A800~ 1000倍液或 1.5%植病灵 1000倍液,每隔 5— 7天喷洒一次,连喷 2~ 3次。. 3.2.2 选用抗病品种。 3.2.3 消灭蚜虫等传毒媒体。在辣椒苗期和定植后,及时防治蚜虫,将蚜虫等消灭在传毒之前。 3.3辣椒疫霉病防治 3.3.1 垄植沟灌。垄高 20厘米,垄宽 90~ 100厘米,每垄两行,栽于垄肩上,栽植高度灌井水以灌水时水不漫过根茎部为准。或实行沟内铺膜,膜上扎孔灌水的栽培方式,不使茎部接触水。 3.3.2 注意栽培防病。采用双株密植的方式,使植株提早封行降低地表温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注意轮作倒茬,辣椒连作不超过 2年。及时拔除病株,携出棚外销毁。 3.3.3 药剂防治。育苗时,苗床土用甲霜灵锰锌消毒处理,具体办法是:每 100千克苗床土加入 25%甲霜灵锰锌 30~ 50克,充分混匀,或每平方米苗床喷洒 25%甲霜灵锰锌 8~ 12克,成株期于发病初期即辣椒初果期开始,每隔 10天左右用 25%甲霜灵锰锌 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量 100~ 150毫升,连续灌根 2~ 3次。 4辣椒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4.1蚜虫的防治 4.1.1 黄板诱杀。在棚室内悬挂黄板,在表面涂不干胶或 0号机油。悬挂高度为植株顶部 10厘米,每座棚室挂 20个左右,定期清除粘附的蚜虫。 4.1.2 在温室内悬挂银灰色反光膜条,或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棚室可减轻蚜虫为害。 4.1.3 及时清除棚室周围杂草,减少虫源。 4.1.4 及早喷洒农药防治,将蚜虫消灭在初发阶段。可喷洒 800~ 1000倍乐果、敌敌畏、 3000~ 4000倍的杀灭菊酯等。注意交换用药。 4.2白粉虱的防治 药剂防治用敌敌畏或乐果拌锯末在温棚内分 10处熏蒸,一般每隔 7~ 10天熏蒸 1次,连续熏蒸 3~ 4次并结合用 2. 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3000倍液或联苯菊酯乳油 3000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3000倍液喷雾,注意要喷在叶背面,为防止白粉虱产生抗药性,应轮换或交替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