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蚧壳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8:27:40
字号: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果树种植,对于果农来说,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病虫害的防治。而有一种虫在各种果树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蚧壳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蚧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果树蚧壳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介绍

  一、危害特点

  果树蚧壳虫有糖槭蚧和吐伦球坚蚧两种,其中糖槭蚧分布广,危害严重。吐伦球坚蚧主要危害杏、梨、桃树。糖槭蚧主要危害杏、葡萄树。密集的成虫、若虫常年寄生在干嫩枝、叶片、果实上,会吸食汁液分泌蜜露污染枝叶,堵塞皮孔、气孔,严重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树势衰弱、掉果、枝条干枯等。

  二、形态特征

  1.糖槭蚧

  雌蚧壳面椭圆形半突起,暗褐色,直径4~5毫米。雌虫体长4~6毫米,椭圆形,触角和足紧贴腹面。雄虫体长1.2~1.5毫米,红棕色,后翅退化,足发达。卵长圆形,白色,后变暗红色。若虫体淡黄色,椭圆形,半透明,背中隆起而色淡,有触角和足。

  2.吐伦球坚蚧

  雌蚧壳面近圆形突起,直径5~6毫米,暗褐色,蚧壳背中部有一道明显的背脊纵向隆起。雌虫体黄,半球形,触角和足细小,紧贴腹面。雄成虫,有翅1对,触角和足正常。卵椭圆形,初白色,后变肉红色,卵粒肉眼看较明显。若虫体肉红色,背面有两条纵线,有触角和3对足。

  三、发生规律

  糖槭蚧和吐伦球坚蚧在我县梨树和杏树上1年发生1代。以2~3龄若虫固定在枝条上群集越冬,第2年4月上旬随树液体流动,开始危害。雌虫于5月中下旬抱卵,5月底至6月初孵化出,此时为药剂防治的最好时机。6月中旬,初龄若虫从母壳内爬出,分散到果树枝条、叶片上取食。秋季若虫从叶片上转移到枝条上群集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后继续危害。

  四、防治措施

  1.冬、夏季重剪受害重的虫枝,挖掉已无生产能力的弱树和死树,清出园外集中烧毁。

  2.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用钢丝刷和竹木片等刷除蚧壳虫,减少越冬基数和虫口密度。

  3.化学防治措施:

  (1)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是吐伦球坚蚧和糖槭蚧的若虫大量分散的时期,也是梨树最佳防治期;5~6月份是杏子的膨大、成熟时期,待杏子收获后化防效果较好。

  (2)选用2.5%敌杀死乳油、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均匀喷施,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速扑杀1500倍液、乐斯本1500~2000倍液喷施。

  (3)吐伦球坚蚧的天敌是螯蜂,在蚧壳虫的雌虫成虫期禁止用药,避免杀死天敌。

  关于果树蚧壳虫的更多精彩图文、热门评论,点击下方查看原文↓ ↓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11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