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蟹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投苗准备
在投苗前,需要拉网拦住防止蟹苗逃走,并对养殖塘进行杀菌消毒,清除过多淤泥,只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般每亩用量200-250公斤,以达到彻底清塘消毒的目的。药后7天再过水1次,排除污物,最后晒塘3-5天后加水。
种好水草
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可以种植藻类和水生植物,如田螺等。
合理放养
在投放蟹苗前,蟹苗要进行消毒,并按照大小均匀分开,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一个月后再撤掉围网。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
日常巡塘
投放好蟹苗后,每天要进行多次巡塘,检查残饵、水温、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水质管理
大闸蟹对水质要求高,需要提供清澈、溶氧充足的水体。要防止肥水、污水和缺氧严重的水体,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稳定。
防逃设施
采用塑料薄膜或水泥板等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走。
温度控制
尽量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温差过大,特别是苗种和成蟹之间的温差要小于2℃和5℃。
投喂管理
遵循“四看四定”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夏秋高温季节需每天投喂一次,冬季则适当减少投喂次数。
疾病防治
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观察蟹苗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高蟹的养殖,提高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