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虫蝉的步骤如下: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搭建大棚。大棚材料可选用水泥预制板或者钢架结构,顶部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养殖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同时,大棚周围需设置防虫网,防止野生蝉进入。
种源选择与引进
选择健康、活力充沛的蝉种源,可以从信誉良好的养殖场引进,或者从野外收集。引进种源时,需严格检疫,确保无病无虫。种源引进后,需在室内养殖一段时间,待其适应环境后再放入大棚。
培植树林
先培植阔叶树的苗木,如柳树、杨树、榆树等,树干定矮一些,用尼龙网罩起来。夏季收集到的成虫放入网室的树上让其产卵,然后把卵收集起来;秋天收集到的有蝉卵的枝条也埋殖在网室内的树根部。也可以结合种植果树来养蝉,例如种300-660平方米的桃树,把树干定低一些,桃树园周围用焊接网围起来,顶上用尼龙网封顶,桃树园内放养蝉的成虫,在桃树根部埋殖蝉卵。
卵枝采集与培养
蝉种可以自己前往野外收集一些附着有蝉卵的树枝,自己进行孵化培养,也可以自己收购。孵化时将含卵的树枝捆绑于一起,随后填埋沙土覆盖树枝,这时对于湿度要保持好,要经常的喷洒水滴,少量多次,每次当沙土表面呈现有湿润性即可。蝉种此时在土里面会慢慢的孵化,当大家检查时发现有一些类似蚂蚁一样的东西时就可以移植到种植林去了。
养殖管理
饲料管理:蝉主要靠吸食树木汁液为生。在大棚内种植适宜的树木如杨树、柳树等,保持树木健康。定期检查树木长势,适时施肥、浇水。
环境控制:保持大棚内温度稳定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日常管理:每天巡视大棚,观察蝉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死亡个体和残余食物。定期检查树木是否有病虫害,及时防治。
繁殖与收获
养殖到一定时间后,蝉会进行繁殖。此时,需在树木上绑扎繁殖条,供雌蝉产卵。一般而言,从孵化到成虫需2-3年。在此期间,可根据市场行情和养殖情况适时收获。收获时,可使用网捕或手捉的方式。
病虫害防治
虽然大棚养殖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但仍需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温度与湿度控制
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需根据蝉的生长需求进行调节。特别是在繁殖期和若虫期,更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
养殖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蝉生长的关键。根据大棚面积和树木情况,合理分配养殖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虫蝉,并在一定时间后收获成熟的蝉。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环境稳定、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