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蜈蚣养殖场地应选择向阳、通风、排水方便、阴湿且僻静的地方,并需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逃跑。
养殖方法
野外养殖:选择阴暗的荒地,搭建围墙,并在中间放置石头和蚂蚁等昆虫作为食物,同时种植适量的草。
砖池养殖:建设一个密封的池子,池底厚度在10-20厘米,池壁高度60-80厘米,顶部用纱网密封,内部用砖头和石棉网交叉搭建。
木箱养殖:选择合适的木箱,四周开通风口和喂食口,用网纱布封好,顶部方便拆卸。
箱养:使用木板制成箱子,内壁贴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有铁纱箱盖,箱底放多层瓦片。
缸养:采用陶瓷缸,缸底放碎石子或碎瓦片,上面盖一层肥沃菜园土,再铺瓦片。
池养:在室内或室外建池,池为砖水泥结构,内环境要温暖、凉爽、潮湿、安静。
饲料管理
蜈蚣是肉食性动物,喜食各种昆虫如白蚁、金龟子、蜘蛛等,也可喂食黄粉虫、蟋蟀等。
饲养时保持饲料清洁卫生,避免使用沾有农药的食饵。
环境管理
蜈蚣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70%左右,土壤湿度15%~20%。
夏季高温时注意防暑降温,室内饲养可洒水降温,保持土壤湿润。
冬季应采取措施防寒,保持养殖池内温度在25℃左右,防止蜈蚣冬眠。
繁殖管理
蜈蚣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后初晴清晨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在背上。
每只雌蜈蚣一次可产卵30~60粒,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
疾病防治
经常观察蜈蚣的健康状况,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防止疾病传播。
防止天敌入侵,如鼠害,可在饲养舍设置防鼠器具。
饲养密度
根据蜈蚣的体长和体型变化进行分群、分池饲养,避免密度过大导致互相残杀。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蜈蚣的人工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蜈蚣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