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螃蟹的养殖中,蟹池的建设、蟹种的投放、饵料的投喂和换水养护等工作都很重要。蟹池要选择在阳光充足离水源近的地方建设,蟹种头发不宜过密,且要暂缓一下,饵料以植物性精料为主,定期换水并清理水中杂物。
1、建造蟹池
想要养殖螃蟹,第一步就是建造好适宜的蟹池,蟹池需要在离水源很近、有充足的光照的地方,水深一般不宜过深,1.2米左右即可,排灌系统要比较完善,且在放种前要种植一些黑轮水藻之类的水生植物用作遮阴和饵料。
2、投放蟹种
蟹种在投放之前要先在池塘边缘的一部分小区域内进行适应新的暂缓,等到蟹种适应了这样的水体环境之后就可以进行投放了,投放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一亩投放大约2000只左右的蟹种是最合适的,时间在立春前后即可。
3、投喂饵料
放养蟹种之后,当气温上升到11摄氏度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投喂了,前期以少量的糊状精制饲料为主,夏季时则以植物性蛋白制成的膨胀颗粒饲料为主,过了8月之后则添加一些鱼虾肉糜和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帮助河蟹发育成熟。
4、换水养护
养殖过程中一般1-2周就要换水一次,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还要适当的上调水位,夏季时水位应该在1.5米左右,气温过高的时候改变换水的频率,改为7-10天左右换水一次,换水时换掉大约四分之一即可,并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物。
螃蟹怎么养殖
1、池塘必须排水性、透气性好:要想螃蟹长得好,首先池塘条件要满足其生长要求。我们不仅要选择透气好、排水方便、水质没有污染的黏土、沙土等土壤,还要注意池水的深度、池塘的坡度等问题。记住,池塘深度要保持在0.6-1.5m左右,池塘坡度不能太陡,不然不利于螃蟹的夜间出水活动。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人工造洞穴。
2、种好水草:水草是关系到河蟹的产量高低,所以必须要种好水草。水草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有浮萍、水葫芦、黑鱼藻、苦草等。
3、注意防止螃蟹逃跑:池塘养殖螃蟹很容易出现螃蟹逃走的现象,所以必须做好防止逃走措施,大家可以根据养殖情况,采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
4、池塘必须做好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是为了螃蟹不生长更好,不易患病。在放苗之前我们可以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不仅可以改良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结构,也能够杀掉敌害生物。
5、选苗放苗:螃蟹的蟹苗关系到螃蟹的质量好坏,所以必须选择健康、活泼、规格大小整齐的蟹苗。放苗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温度,刚买回的不能直接放到水池中,应该先浸泡几次,充分适应后再放入池中,这样的存活率更高。
6、投饵:池塘养殖螃蟹时,主要是靠的人工饲料喂养,所以选择合适的饲料是关键,一般可以选择动物性的小杂鱼;植物类的水草、苦草等;商品类的谷类、马铃薯等。
1、池塘准备
养殖池塘要选择在有着丰富的水草,水质干净清澈,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数量决定。一般是在3-8亩左右,水不宜过深,大概在1.2m左右,有良好的排灌系统,池塘最好是硬质的黏土,要将池底过厚的淤泥清除干净。
在池塘的四周设置好防逃设备,并且为了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在放养蟹苗的时候要将池塘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放养前15天的时候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的泼洒消毒,每亩用量大概在75千克左右。生石灰不仅可以杀灭池塘中的病菌,还能有效的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改良池底。
2、选种放苗
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纯正的品种,不能选择杂蟹,有伤,带病的蟹,或者是肢体残缺的。蟹种应该长势良好,发育健壮,附肢齐全,没有伤病并且规格大小相差不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蟹的质量与后期的成活率。
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让蟹苗先暂养一段时间,为了让蟹苗有一个过度的适应期,在池塘中设置一个暂养区,大概占整个池塘的1/5。注意放养密度,密度要适中,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将密度控制在一亩2000只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立春前后。
3、饲料投喂
养殖河蟹时要适当的投喂一些饲料,因为仅靠河蟹自己采食天然的饵料是不能满足河蟹的生长发育和达到高产的目的的。放养蟹种之后,当池塘中的水温达到了11度及上后就需要人工进行投喂了。投放时要以前期精料、中期粗料、后期荤料为主,在春季时要投喂少量的糊状饵料,夏季就需要投喂植物型的饲料。
过了八月就需要开始增加动物性肉料的投喂量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河蟹的性腺发育,增加河蟹的体重,使其肉质更加鲜美。
4、水质管理
水质对河蟹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保证水中有一定的肥力,并且肥力不能减少,所以养殖中每周至少要加一次水。
而且还要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深水位,七月的水位至少要在1.5m,气温升高时要增减换水的频率。夏季5-6月时至少半个月换一次水,7-8月时至少每周换一次水,气温降低后便可逐渐减少换水频率。每次换水不需要全池水换掉,换30%左右就可以了,还需要定期的泼洒生石灰。大概是15天一次。
扩展资料:
螃蟹的病害防治
腐壳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塘底有 5~10 厘米的淤泥。
2、在有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呈 15~20PPM。治疗方法:用漂白?2PPM 全池遍洒,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 0.1~0.2 克,连喂 3~5 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