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又被称为黄金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许多人都将绿萝盆栽摆放在装修不久的房子或是办公室等地,不仅能够净化室内的空气,还能装饰家居环境。下面是绿萝的养殖方法,并教花友如何养好绿萝。
温度对于绿萝的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绿萝的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群岛,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所以绿萝喜在温和的环境下生长,如果温差较大对绿萝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冬天要确保绿萝在十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下生长,若昼夜温差较大,可以在晚上将绿萝用塑料袋套住。
绿萝的养殖方法二:光照
绿萝不能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因此要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若室内的光线比较昏暗,可以每隔十天就将绿萝移至光线较强的地方,一天后再将绿萝摆放回原来的位置,否则长时间待在昏暗的地方会影响到绿萝的光合作用。
绿萝的养殖方法三:浇水
水培的绿萝虽然不用浇水,但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换水最好是用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土培的绿萝也不能缺少了水,冬天可以适当的少浇一些水,如果是在有暖气的室内,二十天浇一次水也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夏天,可以使用喷壶往叶子上喷水,这样也能将叶子上的灰尘洗去。
绿萝的养殖方法四:施肥
绿萝的肥料最好是用有机肥,这样能使绿萝生长得更加旺盛。但是现在的绿萝一般是用小盆种植的,施肥的时候一定要少取多施。不过如果装着绿萝的是玻璃瓶,那就不适合用粪便作为肥料,可以去市场上购买液体肥料,或者使用淘米水等。
绿萝的养殖方法五:清理根部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绿萝的根部进行清理,剪去已没有生命力的根,使绿萝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绿萝生长比较旺盛,如果枝蔓生长得太长,可以对枝蔓进行适当的修剪,并将多余的发叉剪去,使绿萝看上去更加美观。
以上就是绿萝的养殖方法和教花友如何养好绿萝的相关内容。绿萝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可放置在树荫下作为地被植物,也可以作为绿萝盆栽放置于书房等室内。
绿萝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其藤蔓长达10米以上,性状为略带木质的附生藤本,具气生根,茎节间具小沟,叶片会越长越大,叶卵形互生,常绿,叶面光亮,淡绿色,有镶嵌金**、白色、灰绿等不规则的斑点和条纹的花叶品种。有着“叶形美观,株形飘逸”的美称,并成为家庭种植的长绿花卉之一。绿萝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近几年绿萝已成为室内装饰性观叶植物的佳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其养护方法。
一、温度管理
绿萝是热带观叶植物,喜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28℃,晚上15~18℃。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温差过大;越冬最低温度10~13℃。生长期4~9月,适温15~25℃。温度超过30℃,或冬季低于10℃时,茎叶生长缓慢,叶片下垂萎软。若低于5℃,则会受冻落叶。绿萝安全越冬需10℃以上的温度,如果冬季温度低于10℃,就要把绿萝放置在温室、塑料大棚或室内越冬。华南及西南冬季温暖地区可露地栽培。
二、光照管理
绿萝的原始生长条件是参天大树遮蔽的树林中,属于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在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4小时的散射光,绿萝的生长发育最好。如放室外培养,要注意遮阳,特别是夏季更要注意防止强光直射,否则会导致新叶变小,叶色暗淡,同时易灼伤叶缘。绿萝耐阴性极强,在400Lx光照强度下能正常生长。但过于阴暗,温度低于10℃时,易导致落叶、枯叶,影响植株的生长及观赏性。
三、湿度管理
绿萝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湿润环境,其根系喜中等湿润环境。生长期盆栽土壤以保持湿润为宜,叶片要求相对湿度在60%以上,发现盆土变白时,即应浇透水。夏季气温高于28℃时,应早、晚各淋水且向叶面、叶背喷水1次,降温保湿。但浇水不宜过多,否则宜烂根烂苗。夏秋干旱时应每天早、中、晚向叶面喷水,以增加湿度。也可使用加湿器,让植物靠近加湿器,每天开放时间在5小时以上。秋冬季的浇水量应根据室温严格控制。供暖之前,温度较低,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要减少浇水,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1/4-1/2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浇水要少向盆中浇,应由棕丝渗水。另外,还应向棕柱的气生根生长处喷水,以减少因蒸发过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冬季浇的水以晾晒过一天后的水比较好,水过凉容易损伤根部。
四、土壤管理
绿萝适宜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和中性沙壤土。盆栽宜选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最好采用园土、腐熟马粪和少量泥炭混合成排水良好的基质。也可用腐叶质70%,红壤土20%,油菜饼和骨粉10%混合沤制。还可用腐殖土、泥炭和细沙土混合,每3年换盆1次。
五、养分管理
施肥以氮肥为主,钾肥为辅。春季绿萝生长期前,每隔10天左右施硫酸铵或尿素0.3%溶液1次,并用0.5‰~1‰的尿素溶液作叶面追肥1次。5~9月是绿萝生长期,应每2个月施1次化肥,另外每10天再施1次较稀的液肥。注意对于较小的植株,只施液肥。入冬后,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吸收肥料,肥效可直接作用于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