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的占地面积为2858亩,截至2018年5月,矿大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
是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矿业大学。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扩展资料中国矿业大学校区及地址:
南湖校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南湖校区作为本科生基地,是一个集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它位于徐州市南郊,北临三环南路,与小南湖隔路相邻,东临新茶路,与云龙湖公园、泉山风景区相接,西至拉犁山脚下。
文昌校区: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金山东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总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校图书馆藏书226万册,数字图书89万册。
百度百科——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为什么在徐州
南湖校区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邮编:221116。
文昌校区地址:徐州市泉山区金山东路1号。
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55余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学校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在193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12人,副教授747人;博士生导师384名。
硕士生导师993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起源于大名鼎鼎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多次搬迁,几易校名。在建国后由焦作先迁天津,后迁北京,定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是大名鼎鼎的“八大学院”之一。但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动荡的背景,国家做出了“京校外迁”的决定,包括北京矿业学院在内的13所农林地矿油水电驻京高校被外迁至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和四川等地。
北京矿业学院被下放至四川三汇坝办学,并正式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但当时北京矿业学院一些有特殊情况老教授和家属由于身体等各方面原因,仍然留守在北京。学校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教授和家属,成立了矿业学院北京留守处。从1970年到1978年,矿业学院北京留守处作为学校的一个直属单位,虽然面临着“老人多、娃娃多、病号多”的困境,但还是积极协调学校的搬迁工作。客观来说,矿业学院北京留守处为保全在京资产,保持外迁教师队伍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结缘江苏徐州
1978年后,外迁高校开始积极运作回迁北京。但国家只批准了农业口的高校回迁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得以回迁首都。但国家暂时还未放开工业口高校回迁,因此四川矿业学院暂时还不能回迁首都。
北京回不去,矿业学院开始酝酿在其他地方重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接触讨论,矿业学院最终选择落地江苏徐州,并改回原校名中国矿业学院,后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随着中国矿业大学由四川迁往徐州,如何处理北京留守处成为当时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层一个棘手的问题。
恰在此时,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教育,中国矿业大学获批首批研究生招生资格。但此时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的校舍还没有建设完毕,学校还在四川办学,那里仪器校舍等条件都很匮乏,没有招收研究生的条件。加之为了更好地利用北京留守处的师资力量和校舍,学校决定将北京留守处升格为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