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开设有一本专业及二本专业。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安徽省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具有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是国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艺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安徽省省属重点大学。具有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海外留学生资格,是教育部批准的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院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新兴工业城市马鞍山,别称钢城、诗城,距六朝古都南京40公里。马鞍山市位于华东地区,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学校现设有冶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以及一个独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江南一枝花”美誉的钢铁诗城——安徽省马鞍山市。●传承历史
学校前身校址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冶金工业部从其所属院校及安徽省属院校中调入一大批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此校址上创建了马鞍山钢铁学院,成为隶属冶金工业部、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院校,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成为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并被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美丽校园
学校占地面积2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多人,硕士研究生1330人。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以及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6个教学单位,设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4个,安徽省特色专业2个。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领域。有安徽省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雄厚
学校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1100名专任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50多人、副教授46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0多人,硕士学位教师550多人;18名教授被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联合指导博士生。学校有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及安徽省各类拔尖人才49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4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4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开放合作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瑞典、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与美国LONGWOOD大学等实施了本科生中外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多个项目被列为两国政府间重点合作研究项目。
●硕果累累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历经五十年的风雨砥砺、创业自强,如今的安工大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服务一线”的办学定位,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在继续保持冶金特色的基础上,把学校发展与地方、企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促进安徽崛起和服务于行业科技进步中,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科学发展。
安徽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