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海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于1985年创建了虞城县罐头食品厂,在实行股份制后改名为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迪集团历经十多年先后建起并不断完善了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效农业、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便民连锁超市经营等多个项目工程,通过开拓与努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科迪集团的科迪罐头内销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位,出口居河南省第一位,速冻芦笋、蔬菜自营出口位居全国同行业榜首,方便面年生产规模达6万吨。10几年来,公司由一个初建时不足千元的小食品厂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自营进出口企业,位居全国500家最大民营企业第42位。
张清海,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商丘市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虞城县、商丘市人大常委,省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众所周知,得中原者得天下。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真实水平的只有中部地区。
“农业人口基数大,这是河南的现状。‘三农’问题在这里尤为明显,如何解决好这个难题是包括我在内的全体河南人的思考。”农民出身的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清海,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河南是一个中部省份,没有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没有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没有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纯农业地区;农民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躬耕,收入却不是很高。‘科迪’的成功或者说我的成功,恰好可以给人们一些启迪。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农民。”
张楼村第一家民营企业
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华文明之火的发源地,下辖的虞城县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故里。但是,辉煌的历史不能掩盖贫困的现实。如果不是改革开放这缕春风的到来,这里的农民也许要带着“贫穷”枷锁过一辈子。
张清海的出生地虞城县张楼村,位于黄河故道南大堤脚下。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境内,没有山,不靠海,更没有矿产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只有一百余万亩的土地,且大多盐碱、贫瘠。改革开放前,祖辈们靠刮盐土、淋小盐糊口,单一的种植业维持不了温饱。1971年,尽管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16岁的张清海因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离开课堂。
辍学后,有知识、脑瓜灵、踏实勤奋的张清海被大队老支书相中,选拔他当上了张楼村生产队队长。
30年前,随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终于拉开。更有一部分农民冲破“靠天吃饭”的羁绊,走出田间地头,追赶商品经济的大潮。张清海就是其中一员,他从一个承包土地的农民,转变成张楼村第一个民营企业家。
国家政策的大转变让张清海斗志高昂,随着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走南闯北,想要迅速致富的务工潮,他去东北贩木头,去南方贩大米。然而,在外奔波几年后,他的命运并没有多大改变,真正让他的人生发生根本转变的是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1982年,党的十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个体经济“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5年春,从外地返家的张清海来到了栽满果树的黄河大堤上。正值桃树开花时节,一阵风吹过,一片桃花从他眼前飘落到脚边。张清海低头看着这片桃花,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可以利用大堤上的果树林办水果罐头加工厂!在妻子的鼓励和支持下,张清海夫妇和几个亲朋好友凑了900元钱,在自家的两间茅草房里创建了一个作坊式的小型罐头食品厂——虞城县清海罐头厂,该村第一家民营企业。
“大农业经济”
如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民营经济一样,作为科迪集团前身的小型罐头厂无资金、无人才、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只有创业者的满腔激情和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1987年,国内罐头食品销售很火爆。然而,张清海却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小作坊式的工厂不会长久。“现实限定了它的发展不可能是高起点、大跨度,也不可能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一定要转变生产经营模式。”这时,国家政策的改变帮助张清海推进了企业改革。
1988年我国修改《宪法》,明确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于是,看到民营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张清海,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上机械化铁听罐头生产线!
然而,这个顺应改革潮流的决定并未一帆风顺。1989年,我国经济急剧回落,通货膨胀带来的恶果危及整个国民经济。“清海罐头厂”也未能幸免,罐头堆积如山,债台高筑,几近破产倒闭。然而,张清海知道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路上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但改革开放的大潮是不会改变的,只要跟着潮流前行,总会走出一条阳关道。
果然,进入1990年代,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国民经济开始复苏。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高潮。一大批出口转内销的罐头冲开了农村市场,激起了老百姓对罐头的消费热情。前期库存的罐头全部抛向农村市场,企业开始走出低谷。
相对于罐头生意的红火,张清海反而更加冷静、沉着。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在稳定罐头生产的同时,他大胆决策:发展方便面和速冻食品生产。1998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更大限度地拉长产业链条”,张清海决定调整原有的产品结构,实施现代化奶业系统工程。随着事业范围不断拓展,“清海罐头厂”已经不能准确涵盖其经营范围,张清海决定改变企业的名称和财产组织形式。张清海的内弟知道这件事后,就帮忙起了十几个名字,当他讲到“科迪——科学启迪未来”时,张清海眼前一亮,一拍大腿,说:“好!就叫‘科迪’!”于是,罐头厂更名为“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由溥仪之弟、著名书法家溥杰题字。
专门的词语有:弗敢专也,专精覃思,专欲难成。
专门的词语有:专恣跋扈,专权误国,专精覃思。2:注音是、ㄓㄨㄢㄇㄣ_。3:拼音是、zhuānmén。4:词性是、形容词。5:结构是、专(独体结构)门(独体结构)。
专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专门zhuānmén。(1)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亦指某一门学问。(2)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3)专长。
二、引证解释
⒈独立门户,自成一家。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部执峰峙,_论波涛,异学专门,殊途同致。”⒉指某一门学问。引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君撮诸家长,弗受专门缚。”⒊专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引《旧唐书·贾耽传》:“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尚亏,忧愧弥切。”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钱塘丁处士敬,_伏荒江,兀傲自负,博物工诗,尤专门金石之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恰巧电台旁边住了一位青岛客人,专门做洋酒、罐头、乳粉这一类生意。”⒋专长。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杭城有鬻杖丹膏者,虽血秽狼藉,一敷而愈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三、国语词典
专精某一门技艺或学术。《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那个马夫阿四,一向不做好事情,是专门替人家拉皮条的。」也作「颛门」。
四、网络解释
专门词义(1)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亦指某一门学问(2)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3)专长(4)特意。方言、俗语。(5)河南方言,音dánménr,均为河南话第一声,为故意,存心,特意的意思。(6)四川方言,表示特意、故意的意思,比如“我专门来找你的”。
关于专门的近义词
特意特地挑升
关于专门的反义词
顺便附带捎带
关于专门的诗词
《自画山居图歌赠宜春朱隐君地理专门》
关于专门的诗句
执笔以专门平生痛饮号专门一艺可专门
关于专门的单词
technicalityexpertiseexclusivelyknowhowprofessionalspecialsciencespecialise
关于专门的成语
爱博不专专精覃思独断专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专横跋扈专制擅命专心致志弗敢专也专欲难成
关于专门的造句
1、李老板专门雇佣了些年轻人为他看护山林。
2、这伙人正经事不做,专门制造流言蜚语。
3、在我国有很多地理学家,但专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却寥若晨星。
4、他们狼狈为奸,串通一气,专门破坏学校的公物。
5、他自己称,自己专门是替人家看建筑风水的,趋吉避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专门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