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需要及时消毒。羊圈内潮湿,不能良好通风,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奶山羊很容易感染下痢、疥癣、腐蹄病,传染病发生几率增大,不容易控制。
第二, 羔羊断奶不宜过早。羔羊过早断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能会得病,导致死亡。
第三, 盐和水要充足。盐和水是奶山羊必备的营养物质,若经常短缺的话,奶山羊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第四,建议采用半放牧半圈养,寒冷天气采用纤维布遮挡,防寒;天气炎热时,利用风扇降温以及增加给羊洗澡的次数。
第五,放牧前补饲一些干草,雨天或有露水的早晨不宜放牧。
奶山羊配种期的饲养技术
养羊的方法
一、羊舍建设:养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
二、肉羊分舍:舍饲养羊应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的羊分舍饲养,设立专门的产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离舍等,并配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三、选种肉羊: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父本的选择首推南非波尔山羊,母本选当地母山羊即可等。
四、山羊交配:定期从外地调换种公羊,给种用的公、母羊戴耳号和编制配种档案,详细记录配种羊的编号、配种时间、配种方式和产羔情况,有计划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亲繁殖引起的品种退化。
五、养羊规模:养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饲草饲料数量、劳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决定。一般以养能繁殖的母羊30-50只左右为宜,养殖100只育肥羊为宜。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不要贪图规模,要不断摸索总结养殖经验,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来发展。
六、养羊密度:羊属反刍动物,一天中要有较长时间用来采食饲草和反刍。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够的槽位和活动空间,每只羊应有1.5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七、养羊饲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牲畜。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这样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养羊户应开辟青绿饲料专用地,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除夏、秋两季饲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后还可以晒制青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喂羊。也可种植玉米进行青贮,供羊只常年饲用。配制精饲料时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还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麸皮、鱼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此外,若加入适量瘤胃代谢调节剂、尿素缓释剂等复合饲料添加剂,效益更好。
八、防病:群养山羊易发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链球菌病、传染性脓疱、线虫、羊虱等。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还应做好重点疾病的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
九、管理:规模养羊要立足自繁自养,合理组群。若放牧,要划区轮牧。并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十、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天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并使之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快速育肥。在我场购买的羔羊已经去势,养羊户可直接拉回饲养。
1.喂好种公羊。短期优饲,让种公羊恢复到种用体况。饲料中多加一些蛋白质饲料,以及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如果有胡萝卜,可以增加胡萝卜的喂量,每天喂2个鸡蛋(打碎放在饲料中)。对性欲不旺盛的公羊,可用地龙、*羊藿各15克,混合后,研成末,一次灌服。2.适时配种。母羊的年龄不同,配种时间也不同。俗话说:“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老年母羊发情的持续时间短,在发情后,就要抓紧时间配种;青年羊发情时间长,配种时间可稍微推后;中年母羊发情时间长短适中,其配种时间应选在两者之间。3.注意种公羊配种后的休息。种公羊每次配种后,都要让它至少休息两个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不能在一天内让它连续配种多次,公羊不足或必须一天配多次时,可在早晨配2次,下午配1~2次。同时,加强种公羊和种母羊的运动,增加光照,保持圈舍内的卫生。4.减少挤奶。对正在产奶的母羊,每天要减少挤奶的次数,或隔日挤奶,以刺激母羊早发情。5.在母羊预定配种时间前15天开始给母羊诱情。把试情公羊拴在母羊舍内,或每天1次或早晚各1次把试情公羊放入母羊群进行诱情,发现发情母羊,即选出配种。6.对屡次配种且总不怀孕的母羊,可连续12~16天给母羊注射孕酮,每次10~12毫升。随后1~2天再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800~1000国际单位,即可引起母羊发情和排卵。也可用益母草20克,加水适量,煎汁混合于养麦面(或养麦皮)200克中,一次灌服,一天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