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黄豆酱一般来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黄豆发酵而成,通常叫“大酱”或“东北农家酱”,另种是用提前发酵好的酱引子配上黄豆制成,通常叫做“盘酱”。
做法
材料:黄豆、盐、水。
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
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等待自已
发酵。
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绿色的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尝一下)。用细纱
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
发酵)。最后就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盘酱
做法:
材料;黄豆、自制酱引子(
玉米面制成)、盐。
酱引子法:农历腊月做酱引子(此时没虫子,杂菌也少)。将
玉米面、黄豆面,1:1比例,炒成微黄(也可以玉米粒,黄豆粒炒成**后粉成面),用开水烫面,做成
窝头(只用玉米面、黄豆面)形。用纸包好,装入纸盒中,放在厨房的角落发酵(发酵环境干湿度适中,不可结冻)。等第二年春天拿出,可见玉米团子长了很多黄的黑的绿的红的毛,这样酱引子就做得了。
把酱引子外表用刷子刷干净,弄成小块,晒一下。
煮黄豆,城市里可直接用高压锅压,待凉了掺上酱引子一起剁碎,不用太碎,可见小豆瓣即可。
取洗干净晒干的酱缸,把剁好的豆子和盐分层装入,一斤干豆4两盐,盘酱不要加水。
同样,用细纱
布盖严,放在阳光下
发
酵。
每天用酱耙子捣,沫子盛出来丢掉,加快其
发酵过程。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东北名菜
大酱骨也是用盘酱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