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整体性、共享性。数据库软件有着整体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做一个数据库,需要的软件可以是:
1、Sybase。开发公司成立于1984年11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Emeryville(现为美国加州的Dublin市)。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软件厂商之一,Sybase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等各种机构进行应用、内容及数据的管理和发布。Sybase的产品和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和全面的应用开发平台。
2、Informix。公司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和Unix的结合。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SE(StandardEngine)。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3、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AB公司。在2008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而2009年,SUN又被Oracle收购。对于Mysql的前途,没有任何人抱乐观的态度。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
4、VisualFoxPro。原名Foxbase,最初是由美国FoxSoVisualFoxProftware公司于1988年推出的数据库产品,在DOS上运行,与xbase系列兼容。FoxPro是Foxbase的加强版,最高版本曾出过2.6。之后于1992年,FoxSoftware公司被Microsoft收购,加以发展,使其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并且更名为VisualFoxPro。FoxPro比Foxbase在功能和性能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引入了窗口、按纽、列表框和文本框等控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开发能力。
什么是“数据库”。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很多亲戚和朋友,为了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我们常常用一个笔记本将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都记录下来,这样要查谁的电话或地址就很方便了。这个“通讯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库”,每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就是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中添加新朋友的个人信息,也可以由于某个朋友的电话变动而修改他的电话号码这个“数据”。不过说到底,我们使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还是为了能随时查到某位亲戚或朋友的地址、邮编或电话号码这些“数据”。
实际上“数据库”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按某种规则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数据库可是随处可见的啊。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据库软件)
图书管理员在查找一本书时,首先要通过目录检索找到那本书的分类号和书号,然后在书库找到那一类书的书架,并在那个书架上按照书号的大小次序查找,这样很快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书。
数据库里的数据像图书馆里的图书一样,也要让人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才行。
如果所有的书都不按规则,胡乱堆在各个书架上,那么借书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想要的书。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很多数据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让人无法查找,这种数据集合也不能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就是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改进而来的。人们将越来越多的资料存入计算机中,并通过一些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这些程序后来就被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可以帮我们管理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
我们常用的的Access、SQL、MySQL等等都是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