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技术原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2:05:12
字号:

医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很复杂,简单归纳即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进行激发氢质子,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技术原理

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spin-spin relaxation time),又称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

所谓失超管,就是在失超发生时,能及时的将氦气迅速、恰当的输送到合理的位置的管道。

高场强的磁共振一般采用超导磁体,而超导磁体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般来说,需要液氦保持低温,进而产生超导。

所谓失超,就是整个超导磁体失去超导特性的现象。从上面的简介中就能理解,失超发生的前提往往是由于温度不可持续保持低温(绝对零度附近)。

失超发生时,液氦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容易理解,此时的液氦的从液体变为气体,体积会迅速膨胀,如果不能恰当的将其排出扫描间,将会对病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扩展资料:

一、失超的原因

1、磁体本身结构和线圈因素造成的失超:多发生励磁过程中,线圈固定用树脂受力破裂,释放热能引发失超。

2、超导材料不稳定造成的失超:常见于首次励磁时发生。

3.磁体超低温环境破坏造成的失超:液氦不足则可能发生失超,磁体的真空被破坏则一定发生失超

4、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超:励磁时充磁电流超过额定值、补充液氦方法不当皆可造成失超。

5、磁体急停单元:按下红色急停开关将立刻导致失超。

6、其他:地震、雷电、撞击等均可能造成失超。

二、失超的预防措施:?

l、每天对液氦面观察和记录,对水冷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登记。当液氦面低于40%时,及时加液氦。

2、磁体各对外管口的常规检查:磁体上方各排气管路应保持畅通,以避免容器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失超。各输液管口应密封完好,发现结冰要立即处理。通向室外的失超管应有防尘措施.并每月定期清理,防止堵塞。

3、紧急失超开关的管理:紧急失超开关仅用于地震、火灾和危及病人生命等突发事件。开关旁贴有使用说明。

三、失超后的应急处理

1、磁体内冷却液剧烈蒸发,所产生气体可能导致扫描室缺氧,首先撤离病人,打开所有通风装置,门和抽风机,检查通向室外的失超管,保证通畅,确认氧检测装置无警报。

2、立即通知维修人员,防止失超的发展。

3、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通知急诊室医生协助抢救。

4、全面检查磁体,找出失超原因。尽快更换有关管道口的保险膜,以避免空气进入磁体低温容器后形成冰块。

5、如检测确认磁体尚未破坏,重新建立超导环境并给磁体励磁。

百度百科-失超

百度百科-医用磁共振设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9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