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伴随时代的进步,已注入了新的内涵。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1月21日颁布新修订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2条和第4条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医疗机构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应设立药事管理组织和药学部门”。《规定》的颁布,给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技术科室之一,是医院经济运作的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对医院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药品分类管理以及医药分布核算、分别管理政策的推行,将对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各环节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能更好地贯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切实改变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笔者结合药剂科工作实践,对药剂科未来管理工作提出几项构思。 1 制度管理 (1)建立健全各种 规章制度 ,包括药品调剂管理、制剂管理、药库管理、药物质控管理、临床药物使用与管理,药物评价与促进合理用药管理、药学信息管理等,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药品质量,达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 (2)有效地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建立跟踪监督检查制度,量化各项检查指标,明确临床药师的具体职责,制订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和不同服务项目的工作标准,加强对临床药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估。 2 人员管理 2.1 岗位设置 药剂科下设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制剂室、质检室、临床药学室、药品库房,分别处理日常工作,由小组长管理日常事务,并向科主任负责。 2.2 人员管理 药剂科工作人员采用聘用制,实行定岗、定员,每个岗位都必须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及职责,实行量化管理制度,责、权、利明确到人,坚持数量统计、金额控制、损耗自负的原则。这种管理方式可有效杜绝吃大锅饭、职责分工不明、药房工作秩序混乱、忙闲不均、工作效率不高、窗口脱岗等现象。 2.3 人员考核 建立职工个人量化档案,着重考察职工的仪表、举止、语言、态度以及调配操作的专注程度和熟练程度,考评时依据职工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进行打分,考核结果与经济收入挂钩。 2.4 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 组织药剂人员参与药学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术技术交流的学术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掌握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合理用药、临床医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等相关知识,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业务能力。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患者交心,做患者的朋友,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 药品管理 3.1 药品质量管理 (1)坚持主渠道采购,把药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及出入库验收制度。(2)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对药品储存期和质量的要求,定期检查库存药品质量,防止过期、变质药品进入临床。(3)建立“药品调剂质量管理规范”,制订“药品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对药品领取、分装、调配、摆药、配制、核对、发出、处方/摆药单和账册管理等所有调剂工作项目,包括岗位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药品管理细则等每一项都作出具体要求,明确指标,这样易于量化管理,保证药房调剂工作有章可循,达到准确调配、保证质量、严格管理的目的。 3.2 药品治疗管理 (1)培养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门诊药房提供用药咨询,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2)建立各种药学数据库,将、期刊等纸质信息源转换为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源,向医师、护士、患者以及普通民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药物相关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4 制剂室的发展方向 4.1 发展有特色的制剂,调整制剂品种结构,压缩标准制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所确定的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医疗机构制剂将长期存在。医院制剂应该紧密配合临床需要,为患者服务,应该研发新制剂,压缩标准制剂,发展特色制剂。 4.2 医院制剂应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变 医院制剂应在保证供应临床医学、科研所需要的医院制剂的同时,充分利用医院优势、密切结合临床,着眼新制剂、新技术的开发,使医院制剂不断向“三性”(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定”(定时、定量、定位) 、“三低”(剂量低、毒性低、价
格低) 和“三便”(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储存方便) 等方提高,真正实现医院制剂为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5 转换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开设OTC 用药服务专区 门诊药房可设立开放式柜台、货架式OTC 用药服务专区,使药师面向患者,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自觉性和参与性。使患者对小病的治疗能够依靠药师提供的高素质临床药学服务来解决,以减少门诊医师的压力,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候诊排队,也使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有新的认识,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意识,增强合理用药的参与感。同时,药师与患者零距离的交流接触,可给患者提供用药介绍,指导患者合理选药,科学用药。 6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用药安全,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运用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药品采购的透明度,透过专家集体评议,建立规范的中标药品确认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从药品的质量、疗效、药物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公开、公平、公正确定中标药品品种,同时制订中标药品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确定医院临床用药大部分来自集中招标采购。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总而言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颁布,使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处在一个转型期,即从以药品为中心,以保障供应为主要任务,逐步转向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以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为目的,开展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药剂科管理人员应从购药到药品调剂乃至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搭建医药沟通的桥梁,促进医疗质量提高。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药剂科的整体业务水平。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各值日安全员管理好所负责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无损。
二、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机后妥善处理,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与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通过操作练习和技术学习,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工作电源,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四、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假如在仪器设备运行时有事离开,需委托其他实验工作人员代替看管,确保在仪器设备运行有故障或意外时,能及时采取补救行动,避免事故发生跟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五、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负责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六、值日安全员应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期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如遇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向部门主管人员汇报情况,并与设备采购厂家技术部门人员联系沟通后,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七、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值日安全员需配合检修人员搞好所负责区域内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时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八、值日安全员应经常保持所负责区域内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九、所有仪器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各值日安全员做好各自所负责区域内的维护工作),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防堵漏等工作,例如精密天平内防止化学物质的腐蚀,冷冻干燥机真空泵防止油路堵塞,仪器设备表面防止油漆掉落生锈等情况。?
十、仪器设备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1)仪器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搞好仪器设备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保养设备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资产管理部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仪器设备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3)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
(4)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仪器设备完好状况。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5)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仪器设备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6)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资产管理员检查、监督。
(7)走合期保养:新仪器设备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8)转移保养:仪器设备转移环境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其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仪器设备值日安全员安排实施,资产管理员检查,部门负责人监督。
(9)停放保养:停用及封存仪器设备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设备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设备由使用部门保养。
(10)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时所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大型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热压机
(1)需经过学习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使用,并由专人进行维护和保养。所配的一系列夹具等部件需摆放合理,保持完好、不生锈、不损坏。
(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将机器上面无关物品移走。
(3)应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无缺。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单、合同、装箱单、说明书、技术资料等原始资料和验收安装调试、使用、操作规程、维修、检验、校正、变动、损环等记录。使用记录中应包括使用日期、使用单位名称、使用人姓名、测试样品名称、启闭时间、测试条件、使用情况等项目内容。
二、称量类仪器:电子天平
(1)天平应放置在远离震源、腐蚀性气体,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中。工作台应稳固可靠,避免阳光直射及空气扰动或单面受冷受热。天平罩内应放置变色硅胶,忌用酸性干燥剂。
(2)被称物体应放置天平秤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取放物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3)使用人员若发现天平失准或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校准或经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精密类仪器:奥林巴斯显微镜
(1)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注意不能用力擦,以防止损伤镀膜层。油镜当时就要清洗,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物镜不要随便拆下。指针不要用头发来做,易弄脏镜头,厂家可配备一个指针。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2)透镜的清洁:清洁灰尘用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注意轻柔慢缓。有些较顽固的污迹如油迹,指纹等,可以用干净的软棉布,棉花棒镜头纸等蘸上无水酒精轻轻的擦去。如果是从油镜上擦去浸油,应用镜头纸,软棉布或纱布,蘸上二甲苯轻轻擦去。注意,不要用二甲苯清洗双目镜筒底部的入射透镜或目镜内的棱镜表面。因为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防患于未然。
(3)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反对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来清洗仪器的油漆和塑料表面,建议使用硅布,还有更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塑料表面只需要用软布蘸水就可以了清洗了。
(4)显微镜闲置的处理:当显微镜在放假等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同时建议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放些干燥剂。
四、高温高压类仪器:真空干燥箱
(1)电气绝缘完好,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以确保使用安全。
(2)真空箱与真空泵之间最好跨过滤器,以防止潮湿体进入真空泵。?
(3)真空泵应经常更换真空泵油。
(4)电热真空干燥箱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箱内的物品取出并擦拭干净,保持设备干燥。
(5)真空箱应经常保持清洁,箱门玻璃应用松软棉布擦拭,切忌用有反应的化学溶剂擦拭,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和擦伤玻璃。?
(6)如真空箱长期不用,应在电镀件上涂中性油脂或凡士林,以防腐蚀,并套上塑料薄膜防尘罩,防在干燥的室内,以免电器件受潮而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