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於1~50公尺水域,常在河口区的蚵棚、红树林或堤防区的消波块附近活动,属广盐性鱼类。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主。冬季繁殖,集结至河川出海口处产卵,春季时幼鱼开始出现於河口,并能溯河至淡水域。
产地:主要分布于南海沿海及河口区,偶尔进入淡水。在广东已有人工养殖。
时间:2007年1月11日至13日 赛场:广东下川岛黄口洲、黄口门、上川岛大湾 人物:来自北京、澳门、香港、台湾、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日本、韩国等国内外精英钓手195人
事件:当时参加比赛的所有人员超过300人,其中运动员195人,其余为裁判、观众。总成绩以两天积分计算,整个赛区分A、B两组,第一天与第二天交叉互换赛区,抽岛不抽位。李兴汉两天总积分获得2007第二届亚洲矶钓名人赛个人总重量第七名。
一、钓场介绍
大湾:位于上川岛,临近下川岛,是一个风景旖旎的天然内湾,面积广衰,可以容纳上百人矶钓比赛。近岸水位不深,在1~5米之间。以南洋黑鲷与黄鳍鲷为主,黑鲷次之,白鲷较少。
黄口洲:位于下川与上川岛之间的北侧方向,这一带水位较浅,大概在1~5米之间。黄口门有几个钓位水位较深,在6~7米左右,其他钓点水位也很浅。
二、鱼种介绍:黄鳍鲷
黄鳍鲷又名黄脚立、赤翅,体长偏?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而头尖。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
黄鳍鲷属于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欢在咸淡水交汇处生活,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贝类、藻类、虾类为主,亦食小型甲壳类,有互相抢食的习惯。在垂钓过程中若出现中几条黄鳍鲷后就脱钩、断线等状况,是因为成群的黄鳍鲷抢食所致、在南方广东近海水域,?鳍鲷最早成群出现的时间是5月份,稍晚一点的是6、7月份,成年黄鳍鲷的体重以0.25~0.5千克居多,个别体重达1.5~2千克的,在广州已属凤毛麟角,由于黄鳍鲷喜欢在浑水与咸淡水处成群活动,因此在这样的地方下竿常收获不错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在我国南方广东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成鱼适温范围为8~35℃。超过这个温度出海钓鱼,就需要多斟酌一下,以防白跑一趟。
黄鳍鲷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近岸岩礁周边、沿海围塘、港湾乱石处、养殖场鱼排、内河出口处、内湾沙泥地等,偶尔进入淡水区,并能在淡水区生存。在广东沿海已有人工专业养殖,我国台湾、福建在河口半咸水域均有此鱼。黄鳍鲷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等地区海域。
根据海洋部门专业测定黄鳍鲷营养价值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鱼肌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32.46%,占氨基酸总量的42.5%,呈味氨基酸32.51%,占氨基酸总量的42.56%。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1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黄鳍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美味肉鲜,营养价值较高,以清蒸食之为上佳。
三、钓组介绍
鱼竿:伽玛卡兹RZ0.8号,5.3米
鱼轮:达亿瓦顶级2500手刹轮
鱼线:主线,巨物2号专用矶钓线;子线,1.5号巨物矶钓专用线(碳线)
阿波:VFOX 小次郎0号
鱼钩:2号VFOX于钩
诱饵粉:温州渔乐园黑鲷大将。
四、钓技中“十大要诀”之水色要诀
针对鲷科类鱼种而言,光线对鲷科影响作用很大。据海洋科学研究表明:鲷科鱼是海洋鱼类中视觉最好的鱼种之一,同时鲷科鱼类也是对光线相当敏感的鱼种,其中南洋黑鲷与黄鳍鲷对光线最为敏感。
光线与水色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水色的状态直接影响光线,影响水底的鱼类活动与生活习性。在出海抛竿之前,对目标鱼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了解很有必要性。继上期水流的话题,本期将延伸对水色的阐述与探讨。
1、影响水色的因素A、水色受潮流的直接影响很大。一月当中,大潮日水色通常比小潮日水色要浑浊。一天当中,干潮底反涨的时刻,水色是当天最浑浊的时段。干潮底反涨的第一个小时内,通常是上鱼的黄金时间。B、水色还受风的影响比较直接,尤其是在浅滩、浅水位的钓场,容易受风的影响而使水质变浑,譬如:珠海香洲码头、情侣路一带海域就是该状况的典型代表。
2、水色好坏与优劣的判断
A、判断水色的好坏与优劣,请谨记三字经:看、闻、望。看:到了海边先看近岸海水的能见度,能见度在30公分左右以内是比较合适钓鲷科鱼类的;闻:闻近海水域有没有怪味,有怪味的水质不佳,说明被污染,鱼种较少;望:望周围海域礁岛大面积水域的状况。
B、水浑如咖啡的钓场,证明水质不佳,水中微尘粒子过多。此种水况不适合鱼类呼吸,鱼肯定少之又少,在此钓鱼如沙漠中找清泉。
3、水色太清的情况下如何把握?
近岸海水能见度在30公分以上,这时候就要钓远场,至少要两竿之外,或者采用放流钓法也比较适合。
4、夜钓如何判断水色、挑选钓点呢?
夜海漆黑,判断水色较有难度,一般夜钓水清、流缓的地方比较理想。夜钓时,可以通过对流速的判断与钓位结构来决定所在的钓点。取凹进、陷进处水域下竿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