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家养能活几天,林蛙怎么收拾干净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3:07:38
字号:

林蛙家养能活几天,林蛙怎么收拾干净

家养的林蛙只要给它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它可以活很久,其寿命一般为7-8年左右。林蛙的养殖时间一般为春天,养殖时要将蛙卵放置在孵化池里面,要注意蛙卵密度不应过大。一般在入蜇适应期,也就是正式进入冬季的早期,秋冬初气候不稳定,这段时间林蛙会从用肺呼吸转化为用皮肤呼吸。

温馨提示:林蛙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林蛙家养能活几天

1、林蛙家养只要给它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它就可以活很久,林蛙的寿命是7-8年左右。林蛙属于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商品名是哈士蟆。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以及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比较大,头体以及四肢比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

2、养殖林蛙的时间一般是在春天,首先要将蛙卵放置在孵化池里面,蛙卵的密度不能太大,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000只。在蛙卵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淡水的质量,及时交换水分,饲养科学,及时预防蛙病。

3、一般在入蜇适应期,也就是冬季的早期,这时秋冬的气候不稳定。在此期间,林蛙会从肺呼吸转化为皮肤呼吸,但是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林蛙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生理功能,当温度降低时,林蛙会进入水中,当温度升高时,林蛙就会出来活动。

二、林蛙怎么收拾干净

1、首先将活林蛙放在塑料袋或盆中,将60?C左右的热水倒入。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烫掉皮,大约2分钟后林蛙就会全部死亡,然后将林蛙捞出,用手擦拭几下,再用清水冲净即可。

2、处理林蛙内脏时要根据时间来决定。如果是秋季10月的东北地区,林蛙就不需要处理内脏器官,因为那时的林蛙已经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如果是别的地区就必须清除内脏器官,只能食用林蛙肉。如果有林蛙油不能丢掉,可以取下来凉干,蒸着吃。

3、林蛙油的吃法还有很多,可以将浸泡好的林蛙油蒸制,煮熟后再食用。或者将泡发的林蛙油装在碗里,加一些枣或少量酒去除腥味,一般还添加冰糖调济,或者不加糖独立服食。

 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近年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在其主产地东北已初具规模,并且正向着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林蛙养殖技术吧。

林蛙全人工养殖可行吗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圈养网棚养)是成功的,我们95年10月16日由市科委组织鉴定,认为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开发研究,符合生态经济理论,多层次综合利用对保护资源,加快大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解决林蛙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研究成果具有实用价值,由于大规模实现林蛙全人工养殖,为中国林蛙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在高密度大面积集约化方面在国内首创,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工厂化生产黄粉虫解决了大面积林蛙养殖的人工饵料一大难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全人工养殖林蛙成功的要点是什么

 答:1、要完全模拟野生自然的生活条件,有水,有三层植被。2、有很好的防逃措施。3、有严密的防敌措施。4、有充足的饵料(黄粉虫)。5、有很好的越冬条件。以上要点全部解决人工养蛙就会成功的,反之,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就会失败。

 用日光温室无休眠养林蛙当年长到50克出栏是真的吗

 目前有很多人在炒这个东西。为了自己的收入把其说的如何如何。我们养林蛙二年出商品,也长不到50克,何必当年长50克,无休眠养殖是可以成功的。但我们北方的寒冬不要搞这个东西,成本高,卖商品的钱还不够投入的钱。

怎样才能养好黄粉虫喂蛙

 答:黄粉虫是好养的,我们总结了一套方法,而黄粉虫是养林蛙的主体饲料。有些人搞了一点虫就养蛙,喂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养林蛙就失败了。黄粉虫是好养,繁殖也快,但要有一定的量,同步繁殖,因为它的生长周期要120天左右,要提前养好虫,做到大蛙吃大虫,小蛙吃小虫。比如明年养蛙,今年就要开始养虫,这样才有保证用量。春、夏、秋温度好,菜便宜,我们就多养多喂,冬天天冷,菜贵,我们就少养。这样才能提高效益。

我国南方可以养中国林蛙和黄粉虫

 有很多我国南方朋友的电话,问有关林蛙人工养殖的问题,中国林蛙是我们东北东部山区的特产,必定生活在冷凉的森林里,南方的林蛙和我们东北的长白山林蛙决对不一样的,有想养殖的,可以在东北引种少量的试养。看其结果(蛙油的产量和质量)。有各别炒种的几十、几百元一对,我们要注意。(关于黄粉虫是在全国各地都可大规模养殖的,其本身也是致富的项目。)

关于林蛙的市场怎样

 答:林蛙是我们东部山区特产,其雌蛙的输卵管称蛙油,药名田鸡,是高档的营养保健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每公斤价1200-1400元左右。市场在几年内都没有问题。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 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对水溶解成石灰乳后进行喷洒。

 漂白粉:溶水后喷洒,1周后药物实效。

 ② 蝌蚪和幼蛙消毒每隔一定时期对蛙体进行消毒,消毒前应认真做好病原体检查,蛙体消毒一般用浸泡法或喷洒法,常用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磺胺嘧啶、高锰酸钾、庆大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消毒时间长短,还应根据当时温度、湿度,水温及蝌蚪、幼蛙承受能力灵活掌握。

 ③ 饵料消毒用于饲养林蛙的饲料要保持清洁,特别是饵料盘应经常清洗消毒。

 3.正确的环境设置

 ① 遮荫避雨设置

 遮荫与避雨应相结合进行,常用塑料、遮荫网、石棉瓦、草棚组成,林蛙不需直射阳光,散色光完全可以满足其要求,雨季应防止林蛙久被雨淋。

 ② 隐蔽物的设置

 池内要放置一定数量的隐蔽物,主要是各类阔叶树,最好是带枝的树枝,以柞树为好,成垄放置,不要全面铺,也可放一些石堆、瓦片,一定要有规律放置。

 ③ 环境温度(主要以地面为主)

 不同时期林蛙湿度要求不同,变态幼蛙对湿度的要求最大,以后逐渐降低,变态幼蛙湿度控制在85%-90%,1-2月龄幼蛙湿度控制在80%-85%,3月以上蛙湿度控制在70%-80%即可。

 ④ 供水温度加湿设置

 加湿设备要保证及时、方便,全面对全场进行加湿处理。主要方法是塑料管等加上雾化喷头、水泵等。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内有些条件好的天然水泡、山涧深水湾或水库等可以做为林蛙的天然越冬池加以利用,但多数养蛙场需要人工修筑越冬池。

 1.选址在林蛙秋季集中下山的地方或附近,选择河道(溪流)旁侧,避开河道5-10米,选地势平坦,土质粘性的地带做为修筑越冬池的场所。

 2.越冬池规格和数量修筑越冬池,要求池深3―4米,水深2―2.5米,池底平坦,四周呈70―80度的斜坡,防水浸后塌方。如池底沙质疏松,要用粘土垫实,防止渗水。越冬池修筑面积和数量根据蛙场地势条件和常年越冬蛙数量而定。地势平坦开阔,可修筑大型越冬池,单池面积800―1000平方米,地势条件差的可修筑中小型越冬池。单池面积200―300平方米;越冬池数量根据常年养殖越冬蛙量酌定,一般成龄种蛙越冬密度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一个养蛙场修筑3―4个中小型越冬池,可供2―3万只种蛙和15―30万只幼蛙越冬。修筑多个越冬池时,相互间隔要达到500―1000米,做到单灌单排。

 二、越冬池使用前的准备

 经多年循环使用的越冬池。池底淤泥较厚,影响蓄水量,并积累有大量的林蛙致病菌和天敌虫害,因此在越冬期来临之前要认真修整处理。

 1.清淤将池水放开,清除池底淤泥,恢复到原池底层。

 2.晒底清除淤泥后,要控制进水,让池底在阳光下暴晒20-30天,能杀灭部分病菌和虫害。

 3.杀虫灭菌注水前20―30天,向池底和四周池壁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此法能有效杀灭林蛙致病菌和、水蛭、寄生虫等天敌虫害。

 4.铺设隐蔽物灌水前先在池底铺一层厚约5厘米的阔叶树树叶或是用禾本科杂草捆成的草把,再用碎石和泥沙稍作覆盖,这些隐蔽物有利于林蛙在水下潜伏冬眠。

 5.注水在10月末,林蛙进入越冬池冬眠前蓄满水,水深至2.5米,保持清洁。

 三、越冬管理

 林蛙在9月中旬,当气温降到1O℃以下,开始向山下水源地迁移。首先进入浅水区域潜伏,11月初至11月中旬,气温降至5℃以下,林蛙进入深水区冬眠,直到翌年3月末至4月初结束。

 1.散居冬眠期管理9月中旬至11月初,45―50天。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多数单独分散潜伏于浅水区域,处于不稳定冬眠状态,夜间仍可到陆地活动。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把捕捉到的林蛙按商品蛙、种蛙和一年生幼蛙分离,种蛙和幼蛙分别送往贮蛙池存放。贮蛙池水深40―80厘米,贮蛙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0―800只。贮蛙池可用孵化池和蝌蚪饲养池兼用。如果蛙场内河水充足,也可暂用越冬池代替,即保持越冬池水深50―80厘米。放入越冬蛙,到11月上旬林蛙进入冬眠前,再将越冬池水及时补充至2―2.5米深。贮蛙池周围要用塑料布围成高50―60厘米的栅栏,底部用工压实,防止林蛙逃逸。由于林蛙集中潜伏于浅水区域,管护中要防止人为偷盗和各种食肉动物的捕食危害。

 2.集中冬眠期管理11月上旬至翌年3月末,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集中到深水区域,相互拥挤在一起,不食不动,处于深度冬眠状态。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①将贮蛙池内的越冬蛙及时送往越冬池。越冬池放蛙密度为种蛙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保持活水越冬。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很多养殖场内的河、溪进入冬季后会出现冰冻断流现象,这样的越冬池林蛙越冬密度应适当减半。

 ②越冬期间经常观察水流状况,保持冰下水位不低于1.5米。

 ③落雪后,要及时清理冰面积雪或扫出雪道,增强池水透光性。

 ④在越冬池周围定点投放鼠夹和鼠药,防止鼠类等肉食性天敌危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7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