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方法养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3:02:35
字号:

1、家里养药用盆子来养,盆子里可以放些细沙,形成个小平台。

螃蟹的方法养殖

饲养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钢浸过螃蟹的壳,而且饲养的水可以用自来水,但要晒一天才能用。

2、螃蟹可以晒太阳,但不能晒太久。

3、螃蟹是杂食性动物,有条件的话可以喂红线虫,可以喂鸡蛋黄,当然螃蟹也可以吃鸡鸭的内脏或者是小鱼小虾。同时要喂一些草类的食物。要注意为食量,半个小时内吃完为准,不然余下的食物会污染饲养的水。

4、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5、螃蟹是群居动物,最好几只螃蟹一起饲养,这样成活率比较高。

1、池塘准备

养殖池塘要选择在有着丰富的水草,水质干净清澈,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数量决定。一般是在3-8亩左右,水不宜过深,大概在1.2m左右,有良好的排灌系统,池塘最好是硬质的黏土,要将池底过厚的淤泥清除干净。

在池塘的四周设置好防逃设备,并且为了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在放养蟹苗的时候要将池塘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放养前15天的时候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的泼洒消毒,每亩用量大概在75千克左右。生石灰不仅可以杀灭池塘中的病菌,还能有效的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改良池底。

2、选种放苗

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纯正的品种,不能选择杂蟹,有伤,带病的蟹,或者是肢体残缺的。蟹种应该长势良好,发育健壮,附肢齐全,没有伤病并且规格大小相差不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蟹的质量与后期的成活率。

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让蟹苗先暂养一段时间,为了让蟹苗有一个过度的适应期,在池塘中设置一个暂养区,大概占整个池塘的1/5。注意放养密度,密度要适中,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将密度控制在一亩2000只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立春前后。

3、饲料投喂

养殖河蟹时要适当的投喂一些饲料,因为仅靠河蟹自己采食天然的饵料是不能满足河蟹的生长发育和达到高产的目的的。放养蟹种之后,当池塘中的水温达到了11度及上后就需要人工进行投喂了。投放时要以前期精料、中期粗料、后期荤料为主,在春季时要投喂少量的糊状饵料,夏季就需要投喂植物型的饲料。

过了八月就需要开始增加动物性肉料的投喂量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河蟹的性腺发育,增加河蟹的体重,使其肉质更加鲜美。

4、水质管理

水质对河蟹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保证水中有一定的肥力,并且肥力不能减少,所以养殖中每周至少要加一次水。

而且还要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深水位,七月的水位至少要在1.5m,气温升高时要增减换水的频率。夏季5-6月时至少半个月换一次水,7-8月时至少每周换一次水,气温降低后便可逐渐减少换水频率。每次换水不需要全池水换掉,换30%左右就可以了,还需要定期的泼洒生石灰。大概是15天一次。

扩展资料:

螃蟹的病害防治

腐壳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塘底有 5~10 厘米的淤泥。

2、在有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呈 15~20PPM。治疗方法:用漂白?2PPM 全池遍洒,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 0.1~0.2 克,连喂 3~5 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螃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6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