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植入起搏器后的最初1-3个月,要避免剧烈运动,一般日常活动没有关系,也可选择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需要注意的是,起搏器植入侧的上肢要避免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或导线发生移位。在安排较剧烈的体育运动之前,请务必先征得您的主治医生同意。运动中如果感到身体异常(眩晕、心悸、摇晃等),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坐飞机:植入起搏器后乘坐飞机没有限制,但机场的安检装置可能会影响起搏器的功能,引起头晕、心跳异常等。且通过安检时,金属探测器会探测到您的体内的起搏器,发出报警,所以请您在安检前向有关人员说明您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乘坐交通工具或开车:植入起搏器后,乘坐汽车、火车是没有限制的。但要避免安全带对起搏器的压迫。乘坐摩托车时,可能会使心跳加快,应尽量避免。驾驶汽车没有特别限制,但千万不要靠近发动机,更不要打开汽车引擎盖修理发动机,以免引起起搏器停跳,而发生危险。
使用手机:最近的研究指出,手机对心脏起搏器可能有潜在的干扰,这是由于无线电信号和电话中的磁性物体造成的。当手机靠近脉冲发生器时(距离小于30厘米),可能出现的干扰包括:起搏器受到抑制或不同步起搏。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手机与心脏起搏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暂时的,只要把手机移开,心脏起搏器就会恢复到原先的工作状态。由于手机辐射的强度因品牌和型号的不同而不同,起搏器对手机辐射的屏蔽功能不一致,且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因而无法对所有的患者给出一条绝对的忠告。一般来说,使用手机对起搏器会有影响,但这并不禁止您使用手机,只是务必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持30厘米以上。患者不应该把手机放在胸前口袋里,或者放在与心脏起搏器的距离在30厘米以内的地方,因为有些手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也发射信号。另外,手机在开、关机和刚接通时信号最强,待机和通话过程中信号较弱,在信号强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尤为重要。
电磁场对起搏器的影响:电磁设备会干扰起搏器,其功率越大,对起搏器的干扰越大,功率越小,对起搏器的影响小。所以,您要遵守的原则是:远离大功率电磁设备。
无论接触任何电器,一旦出现身体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器,切断电源,并远离该电器。如果异常感觉仍然存在,务必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植入起搏器后应注意下列情况:
1.
若伤口出现发热、疼痛或有液体流出等症状,应尽快与医生联系。
2.
植入起搏器后1-2月内植入起搏器一侧手臂应注意不能高举或剧烈活动,避免起搏器电极移位。
3.
习惯每天清晨量度脉搏并记录,若有较大异常应及时就诊。
4.
术后1月,3月,半年,1年时应联系医生随诊起搏器工作情况,此后每半年或1年随诊1次。在起搏器应用6-7年后,应每半年或3个月随诊一次,听从医生意见决定是否更换起搏器。
5.一般家庭电器如冰箱、微波炉、手机等不会影响起搏器。但应避免于身体有直接震动或会发出电磁波的电器,如电动按摩床、电钻、电磁炉、剪草机或电热毯等。
人的心脏跳动快慢和我们的寿命有关系吗?
当然有!
您想想,心脏是我们的发动机,因为心脏跳动,我们才能活着,心脏一旦停止工作,我们就会终结。
心脏跳的快说明心脏有劲,我们的寿命长?心脏跳的慢说明心脏工作少,我们的寿命长?
那么我们的心脏跳动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
我说:我们的心脏在一定范围内,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这样的心脏才能长寿。
就好比一个发动机,在城里跑,车多人多,那么跑个40迈就行;上了高速,这个车跑120才行;回到地下车库几迈就行。这才是正常的一个 汽车 发动机。
我们的心脏,比 汽车 更高精尖,更智慧,正常 健康 心脏很聪明,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第一、日常生活
我们在安静休息的时候,比如看书、看电视、吃饭喝水等等情况下,我们的心脏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在60-100次/分就算正常,也就是说一分钟跳60-100次都可以认为是正常。
但是60次和100看似都正常,一分钟就差40次,那么一年下来差的就多了。比如您心率平时60,我心率平时是90,一分钟相差30次,那么一小时就差1800次,一天就是43200次,一年就是1577万次。如果60年,那就相差9.5亿次。您想60年下来,您的心脏比我的心脏少工作9.5亿从,哪个心脏寿命更长,那肯定是跳的慢的工作量少,更长寿。
美国最著名的流行病学调查弗拉明翰研究表明,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随访26年的结果表明,随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在男性人群中尤为明显。10年观察,静息心率稳定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那些在同一时期静息心率升高的人低了44%。
有人问了,我安静休息的时候心跳才50多次是不是太慢了?这个不用太担心,因为之前规定心率低于60次叫心动过缓,可是最近已经修改为低于50次才叫心动过缓,也就是安静的时候,心率只要不低于50次也是正常的。
第二、基础心率
也就是我们平时的心率是多少也很重要,比如一个人平时心率55次,可是突然心跳90次,虽然55和90都在正常范围内,可是一分钟就快了35次,会感觉很难受的,这比平时自己的心率快的多,也可能是病理性的,也需要寻找原因。
所以我们平时除了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多少,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率是多少,这对以后判断有没有高血压或有没有心率快慢都很有帮助。
第三、该快则快
我们生活着,并不是安静的待着,我们得工作,得运动,得劳动,还会激动,喝酒,发烧等等情况。这时候,我们身体就会需要更多的血液。人体血液的供应,都来源于心脏。身体需要的血液多了,那么心脏就得加大工作量,体现在心脏上就是加快跳动,就好比 汽车 上了高速。所以,我们在运动、劳动、激动、发烧、喝酒等等情况下,心跳要比平时安静的时候快。尤其是在运动后, 健康 的心脏肯定是能快起来,如果一个心脏在运动的时候,应该快起来,可是无法跳快,那么说明这个心脏可能有问题,严重的甚至需要起搏器治疗。
我们 健康 人运动的时候,参考心率最大心率是220?年龄=您的最大心率( 健康 成人运动时不超过最大心率),您的运动时候的建议安全靶心率=最大心率?0.6至0.8(为了获得心血管益处,应该把运动心率定在60%~80%的最大心率范围,这个区域叫做靶区域)。举个例子,您今年50岁,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50=170,您的靶心率是170?0.6至0.8=102?136次/分,也就是说,您在运动时的脉搏应该保持在102?136次/分钟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在剧烈运动下 ,心率可以达到最大心率也就是可以达到220-年龄。这种心脏才是 健康 ,所以叫该快则快!
年龄差别
我们出生的时候,心率要120次左右,儿童在100次左右,少年时期后会逐步减慢,到了成年人,基本就在60 -80次之间。当然每个人基础也不尽相同,有人相对快,有人相对慢。
疾病情况下
发烧,心率会随着体温升高而加快,及时排出感染产生的代谢产物,同时心率加快后补充感染后引起的组织对氧的需要。
贫血或大出血后,体内血液减少,通过增加心率,加快工作来满足血液供应。
甲亢的时候,激素分泌失调,使人体处于高代谢高亢奋的过程,引起交感兴奋,引起心跳加快。
各种心衰的时候,激活交感兴奋引起心率加快。
部分肺部疾病,氧气交换减少,血液中氧浓度低,通过加快心率,弥补组织的缺氧。
第四、该慢则慢
上面我们说了,我们的身体需要血液多的时候,心脏就加快跳动,同样在我们睡眠的时候,我们身体需要的血液就会减少,那么表现在心脏上,心脏就会跳动减慢,就好比 汽车 回到了地下车库。一般来说深睡眠中,我们身体需要的血液最少,这时候,我们心脏跳动的最慢,有人可以到40次,甚至有时候一分钟不到40次,也属于正常的。
第五、对于心脏病人
从上面我们得知 健康 人心脏在安静时,虽然一分钟50-100都叫正常,但最好是接近60次比较理想。那么对于心脏病人呢?大量的数据和证据告诉我们,不管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等患者,最佳的安静心率也是接近60次/分!
所以,无论是 健康 人,还是心脏病人,心率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慢一点更长寿,但 健康 的心脏应该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安静时我们心率接近60次相对更长寿,如果安静时心率超过90次,最好去带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看看最慢心率及最快心率及平均心率,综合评价后给出准确建议。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老年人心率过慢,也不利于 健康 和长寿,过慢的心率使心脏排血量下降,影响各脏器的功能。尤其是因为心动过缓导致了一些症状,比如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等,那就需要把心率提高一点。对于有些慢性心律失常,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等疾病,也需要综合分析,甚至需要起搏器提高心率。
总之,不能单纯依靠心率一项来评估 健康 和寿命;但在同等条件下,在正常范围内,心率相对越慢越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