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全国排名第58名。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哈工程在全国大学排名如下: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排名第68。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海军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38.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93万平方米,图书馆共有藏书705.65万册;设有17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
哈尔滨工程大学特点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85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057人。
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