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关于写竹制品背后的故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1:26:56
字号:

了。我站在校门口等爸爸来接我,这时,我的目光被一个民间艺人吸引住了。

作文关于写竹制品背后的故事

他的衣衫破旧不堪,脸上也被冻伤了,背着一个一尺长的**背包,双眼无神,手里拿着竹叶,正在编扎着一件件的小工艺品。

听他说,他是一个盲人,只是在小时侯短暂的见过这个世界。他家中不富裕,自己靠做些小玩意儿来过日子。他会编蚂蚱、蝴蝶、孔雀、千纸鹤等竹制品。

他动作灵敏,不时裁剪,竹叶在他的手心里变化成蚂蚱,栩栩如生。他熟练地编扎着,竹叶似乎有了生命,在他的手中穿梭着。旁观的人不禁大吃一惊,都纷纷购买。

他是一个做生意的老手,别人付钱时,他就能分辨出那张钱的真假,并找给别人相应的钱。他也时常摆出样品吸引人们的注意。

他很辛苦,从早到晚都在干活。他脾气很好,有几个男孩子唾骂他,他只是一笑了之。

他也很大方,有一个阿姨忘了带钱,他就连连摆手,说,“不要了!不要了!只要孩子玩的开心就行!”

他是一个多么乐观的人啊!他虽然是个盲人,但他能乐观面对生活,他是我们的榜样!想想他,再想想我们,为了一件小事就垂头丧气,这值得吗?

爸爸来了,我踏上车子,心中仍惦记着这位民间艺人。

2006年3月16日是第四十一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召开的第一天,从早上到现在,张闪星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除了忙着出售自己的产品外,她还会抽空去看,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工艺品供货商!看一下别家的工艺品。

张闪星:“有些都是特别另类的,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拿去参展的,很贵的,没有市场化,一幅竹简刻在那里跟我们差不多的东西。我们也许是100块钱,他也许就是一两万,或者几千块钱摆在那里。”

虽然价格相差甚远,但是张闪星的展位前总是比别家更热闹一点 张闪星:“也许他们以前把这种产品就当做一种很贵的艺术品在卖,实际上这个东西资源是当地的,我觉得没有那么贵,我觉得可以市场化。”

张闪星做的是竹子生意,她的竹子工艺品现在已经发展到竹简、竹雕、竹编、竹筒等大大小小上百种样式,2005年她靠出售竹木工艺品年销售额达到两百万元。此次她参加展会并不只是为了产品销售,更多的是想看看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流行样式。张闪星之所以这么关注这次的展会并极力参加,缘起于三年前另外一次展会给她的生意带来的巨大影响。

2003年,第四届全国竹文化节在张闪星的家乡湖北省咸宁市召开,对这个文化节,张闪星起初并没有多加注意。

张闪星:“他们说有这样的一个文化节,问我们要不要参加,当时反正当地的收费很少,我们觉得也就去吧,就这样的,抱着一试的心理。” 张闪星家住湖北省咸宁市横石镇,当地有上千万亩竹林,也有不少的楠竹手工艺人。1998年,张闪星用做礼品生意攒下的三万元钱租下了一个废弃的厂房,请了几位老艺人,一个月后,第一批产品做了出来。

张闪星的丈夫贾一凯:“开始就是日用的,什么碗呀,喝水的杯子,装茶叶的筒子,就是简单一点的,比较低级一点的工艺品。”

最初两人将产品放在当地各旅游景点销售,由于景点客源不太稳定,淡季时销量很小,让张闪星没想到的是,此次文化节成了自己竹子生意的一个转折点。竹文化节上,张闪星的几乎卖光了自己一年的库存。

文化节销售员:“我记得一小时好像营业额就5000元钱,非常快,人太多了,几个人都搞不过来。”

不仅产品卖得好,展会上为数众多的厂家的各种竹工艺品引起了她更大的关注。

张闪星:“我记得南方有60多家吧,好像有几十家类似这种的大小厂商,还有一些做过出口的,我觉得有些东西对我们的启发很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5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