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的学校代码是10322。
知识拓展:
学校代码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管理学校和统计学校数据而设立的一种编号系统。每个学校都有唯一的学校代码,用于标识和识别学校的身份信息。
宜春学院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市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有19个教学院,11大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有教职工151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3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19个教学院,有本科专业67个,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
学校代码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还可以用于各个教育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此外,学校代码也在学生报名、高考填报志愿等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校代码的编制规则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实施。通常,学校代码由一串数字组成,其中前两位表示省份或直辖市代码,后四位表示学校的具体编号。宜春学院的学校代码为10322,其中103表示江西省的代码,22表示宜春学院的编号。
宜春学院占地面积近2000亩。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现有19个教学院,11大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
宜春学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走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宜春学院学术研究:
1、科研平台:学校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6个,省文化厅重点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2、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3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