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养殖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1:14:04
字号:

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操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操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

蛋鸭养殖技术

我国蛋鸭和肉用种鸭(以下简称肉种鸭)的饲养量较大,各地饲养产蛋鸭的方式则大同小异。目前,饲养产蛋鸭的方式主要有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两种。

(1)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 产蛋鸭的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养鸭方式,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生产的动物性饲料、水草及农田、江河、湖泊边生长的青绿饲料饲喂产蛋鸭,并结合放牧所获得的饲料营养,适当补饲精料。采用放牧或半放牧饲养方式,产蛋鸭在早晨放牧前适当补饲,白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觅食、活动,傍晚回到栖息地后补饲,在相对简陋的鸭舍内完成产蛋。由于各地四季气候条件、天然饲料资源、鸭群的产蛋情况不同,饲养管理也有所不同。

春季气候温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因此,应为鸭群提供充分的饲料营养。天然饲料资源随春季气候变暖逐渐增多,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结合自然饲料资源的营养特性,适当补饲配合饲料,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收入。补饲饲料量应根据放牧地的饲料供给量、产蛋率确定,以蛋鸭获得理想的产蛋率确定补饲饲料量。上午的补饲量一般在30~50克/只之间,傍晚的补饲量在40~60克/只之间。

鸭群在初夏时节的产蛋量仍然较高,但体重可能减轻,不利于维持产蛋高峰期。为了延长产蛋高峰期,应加强放牧,每天早出晚归,尽量利用天然饲料,并加强补饲。夏季放牧应注意防暑,中午高温时应将鸭群赶到阴凉处休息。遇到暴风雨时,应在雷雨之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或到避风遮雨的地方休息。在夏收时节,鸭群在稻(麦)田中放牧觅食,应视饥饱程度适当补料,特别是应补充蛋白质饲料。夏季后期母鸭可能出现停产换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秋季是晚稻的收割季节,鸭群可以觅食遗谷,减少补料。但深秋以后,水草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缺乏,应适当增加补料。晚上充分补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产蛋率和延长产蛋期。

在冬季寒冷季节,北方放牧时间应减少,早上推迟放牧,下午4点以前收牧;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放牧或根据放牧区域的实际情况取消放牧。在我国南方有大量的冬闲田,适宜于种植多种牧草。应充分利用冬闲田放牧养鸭。在冬季,应根据鸭子的产蛋和放牧觅食情况,加强补饲,以确保蛋鸭能够正常产蛋。

应强调指出,肉种鸭特别是北京鸭系列的肉用种鸭,体形和体重大,产蛋期体重能达到3.5千克左右,行动迟缓笨拙,不适宜放牧饲养。或仅适合在平坦的草地、池塘周边、平坦的河滩放牧,不适合在坎坷不平的区域放牧。如果在坎坷不平的区域放牧,容易损伤种鸭的腿脚,其损失更大,弊大于利。

(2)舍饲饲养方式 舍饲养殖是目前我国蛋鸭和肉种鸭的主要饲养方式,分为开放式鸭舍和全封闭式鸭舍两种。采用开放式饲养方式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饲养方式,鸭舍或鸭场一般建造在靠近河流、水塘的位置,或设置人工水池以供洗浴、运动和交配,并在鸭舍前建设运动场,运动场的宽度一般为鸭舍的2倍。鸭舍内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条件相对简陋,不能人工控制环境。采用封闭式鸭舍养鸭是未来我国养殖业可能采取的饲养方式,能够完全人工控制鸭的生活环境,包括光照、通风、环境卫生、采食、饮水等,有利于疾病控制,但是生产成本高。

采用开放式鸭舍养殖产蛋鸭,在产蛋期一般采用自由采食,也可以采用定期饲喂方式。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配制饲料或控制采食量。产蛋鸭过肥时,可降低配合饲料的能量或增加青饲料量。在冬季,应做好防寒工作。夏季可在运动场搭棚遮阳,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鸭舍要通风凉爽,盛夏的晚上可让鸭群在运动场露宿。梅雨季节要适当补充光照,注意防潮防湿,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每天清洗饲料槽和饮水器;秋季日照渐短,可在早晨或晚上适当补充光照,补充光照与自然光照每昼夜应达到16小时。人工水池要经常更换清水,以免水质腐臭,影响鸭的健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50752.html